天津民间工艺
天津泥人张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
风筝卫
在北方,最受欢迎的风筝是北京厂甸的哈巴风筝和天津魏元泰的风筝。每逢春秋季节,他们的风筝都要畅销一时。据说魏元泰做的风筝,确能独出心裁,非常精巧玲珑。有的风筝的竹架,不是用绳扎结,都是钻了孔,串在一起,再用胶粘,每个风筝的各个接头的地方,都有铜箍,能拆散折迭。就是一个五丈长的大蜈蚣风筝也能拆散了,放在一个一尺长的盒子里,到要放的时候,再拿出来装配,非常方便。因而他制造的风筝畅销国内外各地,"风筝魏"驰名遐迩。
鞭炮
天津盛产鞭炮,种类很多,大体分"小鞭"、"两响"两种。天津杨村"两响"暴声清脆,特点是燃后的第一响在下面爆出,然后腾空到二十米高度,在掉头往下落的一瞬间,爆出第二响。地响和天响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其它地方产品所不及的。因此天津的"两响"畅销南北各地,而且向外国出口,俗有"南鞭北炮"之称。
汉沽版画
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新手法、采用木刻、纸版、综合版、丝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现形式,注重版画语言方面的探索,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汉沽版画创作队伍主要由工人、教师、美术干部组成。这个群体创作的版画作品已达700余件,其中有3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展览馆及国际友人收藏,数百件件品在国内及国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发表获奖。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公元1368-1644),是一种富于独特的艺术珍品。位于天津西郊的千年古镇杨柳青是杨柳青年画的故乡。清代(公元1616-1911)中期,杨柳青镇有近百家画店作坊,街上画牌相招,彩幌相对,从事年画制作的手工艺人达三千多人,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