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王山
西藏药王山简介
药王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1.5千米,面积约4平米千米。药王山由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座峦峰联聚而成,峰顶平坦如台,亦称五台山,海拔约1000米,五台拱峙,古柏参天,庙宇鳞比,碑石林立,巍峨壮观。
药王山又被称为我国医学史古迹之一。为我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隐栖和佛、道教活动之地。有药王殿、洗药池、晒药场、遇仙桥、卧虎坪、药王手植柏、拜真台、醉翁石等景点、景物数十处。石刻艺术遍布全山,有著名的摩崖造像,历代名人题记和北魏以来大量造像碑石和其它石刻等文化艺术珍品,是研究书法、雕塑艺术、宗教史、医学史、建筑史的珍贵资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药王山保存比较完整的显化台和升仙台。其中以宋徽宗题“褚慧龙章云篆诗文碑”最为有名。而明刻《千金宝要》和海上仙 方碑,将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的重要部分摘录下来,价值无比。
药王山有侧柏林40公顷,76000多株,还有山花、药用植物200余种。
西藏药王山的景色
另外,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挟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66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全靠酥油供灯照明。如果去看,千万别忘了要带头灯。
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西藏药王山的佛像
药王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相传能医治百病。这是千佛崖正中释迦牟尼佛像,整个千佛崖密密麻麻刻满了数千个大小佛像。
山上的经幡也写满了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叭、咪、吽”——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西藏药王山壁画
西藏山多,山上壁画多,甚至在看上去人力不可到达之处,也有壁画。这是途中随手拍摄的,觉得颜色生动,造型有趣。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藏语写法。六字真言为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