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浙江>美食>

介绍八道西湖传统菜

来源:金玉米 编辑:雪茄 时间:2015-04-09

  西湖醋鱼


相传南宋时期,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个以打渔为生的宋姓青年,因家境贫困,常年不见荤腥,得了重病。他嫂嫂亲手在西湖捉了一条鲲鱼,以糖醋为调料,作出了这道菜。此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中带甜,青年吃后,病即痊愈。后来,这道菜就成为杭州的招牌菜肴,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的诗句,慕名前往者络绎不绝。此道菜烹制前,鱼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排清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烧三四分钟,方得恰到好处。康熙皇帝到西湖游览时,曾专程“楼外楼”品尝过“西湖醋鱼”。

东坡肉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创制。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平生喜肉。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州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调任杭州太守,参考黄州烧肉经验,以若干块约二寸许,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的正方形猪肉,依据杭州菜肴特色的色、香、味、形,烧制成“东坡肉”这道肉色红润,汁浓味醇,酥而不碎,糯而不腻,略有酒香的美食佳肴,后逐步流行于江浙,然以杭州西湖东坡肉为正宗。

宋嫂鱼羹


传南宋淳熙六年,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来至钱塘门外,时近中午。侍从告知,这里有家菜馆的鱼羹味道很好,何不品尝品尝?太上皇即命人下船。菜馆主人宋五嫂,见豪华游艇的人来,估计是皇亲国戚之类,就亲自烹制了色泽金黄,鲜嫩滑润,味似蟹羹的鱼羹,送到游艇之上。赵构吃得非常满意,命人赏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从此,宋五嫂的鱼羹就被称作“宋嫂鱼羹”,口碑流传,声名远扬已千载,成为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肴。

叫花童鸡


叫花童鸡这道传统名菜有一个探根溯源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个乞丐流落杭城,饥寒交迫,病倒在地,伙伴们为了救他,架起篝火让他取暖,又设法弄来一只鸡,但无炊具。有人捞起旁边塘泥把鸡包起来,投入篝火中烘烤,后来敲开泥团,不仅鸡毛随之脱落,且鸡肉鲜嫩喷香。杭州菜馆后来效法,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越鸡,鸡腹中填满佐料,然后用荷叶及箬壳包扎,加上各种调料密封烤制。称之为“叫花童鸡”。食用时,荷包泥团当着客人的面拆开。泥团中的名酒香醇气味,沁入鸡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更增添了食用的情趣。 

龙井虾仁

 


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敬献给他,回到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杭州西湖“楼外楼”的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出壳取仁,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油焖春笋


杭州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吃笋,杭州传统菜肴有“四时不乏笋味”一说。杭州《四时习俗》一书中记载:“普通菜蔬均喜用笋。春夏之交食春笋,夏秋食边笋……十月以后食冬笋,各种荤菜亦加笋为配料,可谓无日不笋,无食不笋”。其中以“油焖春笋”为最佳。

“油焖春笋”,选用浙江早春清明节前出土的嫩笋,将笋肉洗净,对剖开,用刀拍松,切成五厘米长的段。以重油、重糖烹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百吃不厌,且有调理高血压、高血脂和减肥瘦身之功效,是身受广大食者欢迎的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特色菜,名声远扬。

干炸响铃


据传,古时杭州城里有两家饭店。大饭店老板,常常欺负小饭店老板,欲独霸生意。一天,他得知小饭店里豆腐皮断档,便唆使一些无赖到小饭店去专点吃豆腐皮,扬言若不能满足要求,就砸掉小饭店的招牌。此事激怒了一位经常在这里喝酒的彪形大汉,只见他一言不发。跨上黄膘马,挥鞭而去。不一会儿,只听一阵马铃儿叮当响,大汉已出现在小饭店门口,手中还托着一包从泗乡买来的豆腐皮。事后得知,此大汉乃是有名的江湖好汉,专爱解人危难。他的举动使小店老板感激万分,立即动手干炸烹制了豆腐皮制作的下酒菜。为了纪念这位好汉的功德,小店老板把豆腐皮卷成了马铃儿的形状。腐皮薄如蝉翼,油润光亮,食时柔滑可口,脆如响铃,“干炸响铃”名肴就这样问世了。

西湖莼菜汤


“西湖莼菜汤”是杭州独特的古老名菜。莼菜又名水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蔬菜。莼菜生于湖塘浅水中。我国现在只有江苏太湖、浙江萧山湘湖和杭州西湖三处才有,犹以西湖三潭印月处最佳。据《晋书·张翰传》记载 ,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弃官还乡,竟因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后来便有了“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用莼菜主料,白鸡、火腿配料制成的“西湖莼菜汤”,莼菜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滑嫩清香,汤纯味美。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

上一篇:杭州的面点小吃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