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四川>旅游景点>

汶川雁门关

来源:金玉米 编辑: 时间:2008-08-17

 


 

汶川雁门关简介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当您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雁门关在今汶川县北4公里雁门乡境内,雁门大峡谷沟口。旧《汶川县志》载:雁门关即唐之通鹤军驻地,外有三墩,负山临水,最为险隘,嘉庆五年重修。”    

雁门绝壁临江,古有栈道,其险可知。今于路上下望岷江,汹涌涛惊,令人心悸脚软。对河沙丘上有一马蹄印,相传为三国大将黄忠飞马所踏。再上有黄胜关。关附近有二土堆,传三国名将周仓随姜维征战至此,背石塞雁门,脱靴倾沙土,遂成小山,其状如破土竹笋,直刺蓝天。

 



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扬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雁门关主要景色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天险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J匕楼口。大石口J、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雁门沟畔汇岷江处,崖下农田百亩,羌寨如小镇。传唐时李卫国公阁楼建于街中,楼下街相连,谓之过街楼。宋代大学士范仲淹曾于其上题词,今已不存。汶川旧八景之一,雁门晴雪,至今尚存。

 

地址:雁门关在今汶川县北4公里雁门乡境内,雁门大峡谷沟口

 

下一篇:汶川飞沙关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