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个老字号饭店酒楼
1.春和楼
青岛市区最早的饭店之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与天津路交汇处。1897年由周姓人家开设,后由旅居青岛的天津富商朱子兴在中山路与天津路相交处投资扩建。1956年公私合营。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春和楼在岛城老字号鲁菜餐馆“三大楼--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中处于首位,成为50年代至70年代青岛最著名的鲁菜馆,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厨艺大赛,多种菜品被收入《中国名菜谱》。设有散座大厅及孔膳堂、飞天阁等9个单间雅座,可同时开设26桌宴席。餐厅大小不一,装饰典雅。
春和楼聘用的第一位经理是天津人,菜肴也以天津口味为主。后福山人林重孚任经理,鲁菜就逐渐代替了天津菜系。该楼亦以烹饪海鲜著称,既保持了传统的清淡鲜嫩、各具特色的鲁味名菜,又发展创新了诸多名菜。传统名菜有香酥鸡、银丝花卷、水晶包子、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绣球全鱼、龙凤双腿、燕窝凤尾虾、凤凰鱼翅、珍珠海参等,1987年,该楼厨师又以青岛风景名胜为主题,创作推出“青岛十大风景菜”,分别为:飞阁回澜、琴屿飘灯、蓬壶揽胜、鱼山拥翠、东园花海、汇滨垂钓、湛山清梵、穹台观象、会崎松月、燕岛秋潮。造型逼真,既是美味佳肴,又是精巧工艺品。不少外国客人也慕名前来大饱眼福、大饱口福。1997年底,有职工66人。近年来,春和楼在“振兴鲁菜”口号下,与日俱增,不断创新,百年老店将为鲁菜再现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2.聚福楼
岛城著名的鲁菜馆,与春和楼、三盛楼并称为岛城“三大楼”,位于市北区商业繁华中心台东西二路30号。该楼创建于1924年,由原系山东福山吴子玉、高学曾租用清末遗老王序在即墨路12号的楼房,开办了“聚福楼”,寓意为“聚大福大贵于此楼”。所聘厨师系烹饪之乡福山县的高手,菜肴选料讲究,厨师刀工精湛,以烹制鱼翅、海参、燕窝等见长,还有红烧加吉鱼、椒油菠菜、奶汤菜花、西施舌等胶东口味菜肴,极为诱人。聚福楼的高汤极为有名,在整桌酒席上一般只用高汤而少用其它调味品。1943年因烟头引起失火,迁至现址,改名为“聚福楼”东记。当年即墨路新楼落成,东、西两号同时营业。1949年后西号停业改作居民住宅,东号继续经营,同时易名为“台东饭店”。
当年聚福楼在经营中一贯采用赊帐方式招揽顾客,对附近商家住户送菜上门,有时还派厨师带烹饪器具外出服务,这些方便顾客的做法赢得聚福楼生意兴隆;在内部注意精简人员,除经理、总厨师外,只设内外会计各一人,因而在三、四十年代达到了聚福楼的鼎盛时期。
1983年,聚福楼经重新整修扩建,店容店貌焕然一新,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可同时接纳500余人就餐。现一楼为中档快餐部,二、三楼设雅座和多功能厅,包办喜庆宴席。为接待中外宾客,设有接待室,并装饰了较为豪华的聚福厅、聚禄厅、聚仙厅、聚宝厅、聚鑫厅、聚义厅、聚宾厅等,改名为聚福楼大酒店。1988年又在四方区设立分店。聚福楼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特一级厨师6人,三级以上厨师、面点师共23人。
该店认真继承和不断丰富了传统鲁菜,擅长“爆、炸、扒、蒸”,以精制海产品见长,口味清淡以鲜香为重。如有葱烧海参、清蒸加吉鱼、中华大翅、清汤燕窝、油爆鲜贝、芦笋扒鲍鱼、冬菇扒口蘑、两吃大蟹等200多种热菜,传统名菜有:什锦小豆腐、糖酥丸子、挂霜丸子、清汤全家福、雪丽蟹腿、玉米扒鲍鱼、酿冬菇扒干贝等菜肴,并制作各种精细面点,其中挂霜丸子、芦笋扒鲍鱼被评为青岛十大名菜。顾客纷纷留言称道为“服务热情,技术精湛,正宗鲁菜,名不虚传”。1997年底,有固定资产103万元,年营业额500万元,利税60万元
3.三盛楼
岛城老字号饭店,为青岛市“三大楼”(中山路的春和楼、台东的聚福楼、沧口的三盛楼)之一,地处沧口区繁华的四流中路和振华路交汇口。
三盛楼的前身“新生园饭店”是由平度人张义进、王斗年在沧口的沧台路开设,后于1913年改称现名,其偶意是“人气盛、买卖盛、财源盛”。随着1921年沧口大马路的修建,沧口码头日益繁忙,附近工业逐年发展,促进了商业兴旺,三盛楼也迁至现址,生意进入鼎盛时期。1946年,由张文进、张振儒、黄连城三人投资,将三盛楼扩大再营业,增加菜肴品种,改进服务质量。当时沧口下街的商业、服务业纷纷迁往大马路,沧口的工业、运输业有所发展,他们又投资开设了几处棉行、布店、商行、磨坊等,三盛楼则更加闻名遐尔。
三盛楼现为两层楼,面积有700平方米,一楼经营快餐食品,二楼设雅座和酒席包间,装潢极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经营服务上,既可电话预约,送饭菜到户,又可为家宴、婚宴、寿宴提供到户服务。
三盛楼菜肴以鲁菜为主,以炸菜、扒菜、冷拼和卤酱菜见长,风味菜有“烤(同音字)大虾”、“清蒸全鱼”及各类海鲜菜,花色面点有“风车酥”、“四喜饺”等。三盛楼还开设羊肉馆分部,暑季的冷食供应也很有特色。
近年来,三盛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着“老字号”的扎实功底,荣获“大众餐饮先进单位”、"市民满意的大众饭店”等称号,赢得广大客户信誉,经济效益连年递增,企业规模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