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机场及航空公司(2)
1、哥本哈根机场
在北欧旅行,其中一个看点就是他们的机场,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精彩得很。
哥本哈根国际机场,在占地面积上属于中型那种。铺青灰色的花岗岩地砖,冷峻而高贵,少见的材料。而在主入口的商业区,则用坚硬的木地板,因此,登机口附近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花岗岩,候机休息区是在花岗岩地砖上铺灰蓝色的薄地毯,商业部分是硬木地板,深棕色,功能区用地面材料分划得清清楚楚。这个机场的主要家具设计是用钢管结构,候机处用的是钢管结构、上面是纺织品的软面椅子,人机工学处理得几乎无懈可击,怎么坐怎么舒服。整个机场内部控制钢管家具、青灰色花岗岩地砖、极为理性化的空间分隔原则,全部用模数单位统筹,电话亭一类深蓝色,电话也用钢管环绕起来,形成一个钢管系列感,视觉上统一,也觉得是机场的基本设计元素之一。所有平面标志统一用无饰线体,标志极为清晰,基本是醒目的黄色的。公共服务区、商业区的顶部是圆形的灯筒,好像天窗一样,解决冬天昏暗时分的压抑感。信息电视屏幕从天花板上悬吊下来,角度很合适,到处都有,了解进港和出港的航班极为方便。垃圾筒全部是圆柱型的不锈钢桶,有些转角部位有全部是柔软的纺织品、暖色调的纺织品的沙发,给人候机休息。凡是狭窄的甬道,就在两边墙上挂现代艺术作品,好像画廊一样,毫不枯燥。其中波普、构成主义的作品为主,一方面是有趣味感,一方面是比较非主题性,这样无需驻足观看。那些狭窄的通道的椅子更加讲究,是用钢管坐结构,上部是桦木、柚木的,加上深黑色的软垫,旁边是干净的不锈钢垃圾桶,一种非常洗练的感觉。
行李领取处的大转盘区一般是最沉闷的,因为要苦等行李慢悠悠的出来,很烦人。哥本哈根机场在行李转盘的中间设计了许多童话的轻雕塑,就好像商业看版(POP)一样,全部是安徒生童话中的角色:王子、公主、小锡兵、老巫婆、大狗、小红帽等等,你就觉得来到了安徒生的故乡了。
中央入口大厅是各四五层高的橄榄型的空间,两边是航空公司的柜台,因为是橄榄形,因此感觉上很特殊,平时看见的国际机场基本都是长方形的,这个设计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看一次就记住了。上楼上的楼梯,除了电动扶手梯之外,还有很简朴的硬木楼梯,用木和不锈钢结合,是把工业的理性化和木传达的人性化结合起来的最好方式。这种有机现代主义的设计,几乎成了整个北欧地区的设计基本原则了。这里大厅设计我感觉略嫌狭窄了一些,大约我们去的时候恰恰是那里的旅游最旺季,人多,就有这个感觉,平日应该人少一些的。
现在电子订票的人多,因此大厅中有两列电子订票机器,你如果有电子号码,在那里就可以自动领登机牌了。
大厅一楼地面是灰色花岗岩地砖和灰白色的水磨石,二楼则是地板,每层地面材料不同,很容易区分。机场内部的基本色彩是:青灰色、灰白色、木头本色、深蓝色,标志是鲜黄色。设计上肯定是有统一的规定的。
走出机场,无论通往停车大楼,还是巴士站、的士站,都有玻璃顶的张力篷顶,既有高科技派的特点,又能够风雨烈日无阻,把人的方便性、舒适性放在第一位考虑,人是设计的核心,到处都有很好的体现。
哥本哈根机场是设计上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这个机场创造了好几个世界纪录,这是全世界第一批民用机场之一,1925年就启用了;它是目前欧洲、乃至世界最吸引人的机场之一,每年飞机航班起降总数为27万架次,处理的乘客为1900万人,是斯堪迪纳维亚地区最大的机场之一。
2、悉尼机场
悉尼机场是一个世界水准的国际机场,为澳大利亚的悉尼市,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及商业城市提供服务。
在过去几年里,面临物流,交通以及乘客服务等多项挑战,悉尼机场在发展建立世界水准的国际机场方面,成绩显著,在国际机场行业荣获多项嘉奖,这些嘉奖吸引了相当可观的各类投资,这些嘉奖也表明机场在运作中对旅客服务的重视,及其在计划,实施以及保持服务热诚方面的努力。在已有的优质服务基础上,经过大量的机场设施改建以及对服务标准的提高,悉尼机场获得了2001年世界最佳机场的荣誉(乘客一千五百万到二千五百万组)
悉尼机场
- 作为进入澳大利亚的交通枢纽,悉尼机场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客运机场
- 悉尼机场吸引了大约49%的出入澳大利亚的国际旅客以及30%的澳大利亚国内客流。
- 悉尼机场同时还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年吞吐量超过50万吨
- 悉尼机场是oneworld global alliance (世界一体航空公司联盟) 重要成员Qantas(澳航) 的运行基地,这里同时还是Virgin Blue航空公司的重要国内运行基地,作为global Star Alliance(全球星际联盟) 重要成员的新加坡航空公司,以及新西兰航空公司也在这里运行频繁。
- 有38家国际航空公司,2家国内航空公司,4家地区航空公司以及9家货运航空公司使用悉尼机场。
- 在完成了投资6亿澳元的悉尼2000计划(SA2000)之后,悉尼国际机场在吞吐量以及服务设施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功地满足了2000奥运会的客流需求,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 悉尼机场还获得澳大利亚机场协会2000年度最佳机场的荣誉
- 悉尼机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在机场零售业方面表现最佳的两个机场之一,是亚太地区在零售业方面的最佳机场。
- 悉尼机场从修建到投入运营,仅用了56天时间,就为新开设的国内航空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特快候机楼。
3、大阪关西机场
设计师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红色的扶手、黄色的工地灯柱,很有后工业色彩的大阪关西机场在泉州海面上延伸出5千米,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海上机场。机场内充分考虑了环境布置,旅客候机大厅绿意盎然。
该建筑物是由数百根插入大量混凝土中的钢柱支撑的,可以随岛屿位置的移动而向上顶起或落下。豪华的玻璃和钢制建筑物形如闪光的机翼。尽管该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但它拥有可供41架飞机同时使用的空间。
入口的人行横道上有一个雨蓬,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其结构形式:有带拉索的钢柱,有点像珩架的钢梁,顶是感觉有点透明的膜——意大利人的设计天分在此初露端倪,看起来像是修机场剩下的几根钢管随意一弄,一点儿都不累。进候机楼之后更感觉到意大利人在设计上的收放自如和随心所欲,看不出有什么地方做了“精心设计”。
4、慕尼黑机场
关于慕尼黑国际机场
慕尼黑国际机场的正式名称为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国际机场(Franz Josef Strau? Flughafen)。机场位于慕尼黑东北28公里处。于1992年起投入使用,代替了原来位于慕尼黑Riem地区的机场。2003年,2号航站楼(Terminal 2)建成投入使用。其IATA机场代号为MUC,ICAO机场代号为EDDM。 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是二战后德国著名的政治家,与1978年任巴伐利亚州州长,1988年去世。虽然机场以他的名字命名,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用“慕尼黑机场(Flughafen München)”称呼这个机场。
概况
慕尼黑机场为巴伐利亚州政府、德国联邦政府和慕尼黑市政府共同所有,由Flughafen München GmbH负责运营。占地1500公顷,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拥有190个停机位。设计能力为每年接送4000-4500万人次(2004年实际接送2700万人次),每小时可运送3.4万件行李。乘客吞吐量排名德国第二、欧洲第八。在2005年世界最佳机场评选中名列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香港国际机场、新加坡国际机场和汉城国际机场)
5、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坐落于大屿山赤角,是世界上最先进及最具规模的机场之一,为旅客提供最完善的设施和服务。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这个亚洲国际都会对外迎宾的大门,亦是旅客转往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城市的通道.
由2006年8月起至2007年7月止,全球共780万名旅客参与投票,根据客运大楼的整洁程度、员工效率及礼貌、来往机场的便捷程度、购物及饮食选择、互联网服务,以及保安检查及出入境检查的轮候时间等40项服务质量指标给予评分,从而选出本年度的全球最佳机场。
结果香港国际机场排名第一,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及新加坡樟宜机场并列第二,德国慕尼黑机场以及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分获第四及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