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与友人在一起的自画像》

Raffaello Santi拉斐尔·桑西 与友人在一起的自画像 约1518-1519年 帆布,高:0.99米;宽:0.83米 巴黎卢浮宫,馆藏号614
在这一幅自画像中,他本人由一位友人相伴。画作绘于1519年,(这个年代对应中国明朝正德年间,正德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是所有自画像中最晚的一幅。他温柔中带着沉重,让我们感到触动,与他的距离也便更近了。我们知道,来年他就将早早离开人世,只有37岁。
这位友人到底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大家提出过许多假设,但目前尚无定论。可能是一个画家朋友,比如蓬托尔莫(3)?可能是诗人皮埃特罗·阿雷蒂诺(4)?可能是他最喜欢的门徒朱利奥·罗马诺(5)?可能是他的朋友兼遗嘱执行人布兰科尼奥·德尔·阿奎拉(6)?要让我们说,那但愿是最后这两个假设之一吧。拉斐尔把手放在同伴肩膀上。我们认为,这既代表着喜爱,也代表着传承。
画作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具有豪华、有激情、强调运动与变化、关注空间感和力气感、宗教测塞浓厚、远离生活等特点。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的特点。
整幅画采用了对角线构图。有心机的拉斐尔站在友人的后见面,显得脸小。手臂的反向;衣服褶子和眼神都指向拉斐尔的面庞,所以拉斐尔才是自画像的焦点。
同伴的目光真挚而虔诚,投向大师,眉眼间的灵动,以不同寻常的方式,令画作变得鲜活起来。指点方向的食指,连着结实的臂膀,似乎是在暗示面对命运挑战时的团结坚定。这也会让人想到基督与使徒之间的关系,其间的心有灵犀似乎无穷无尽,距离也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拉斐尔装扮成这副模样,不恰恰有点像基督么(7)?友人呢,是不是让人想起某个西蒙,又名彼得(8)的那个?
色彩大师拉斐尔在这里用色审慎,和《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肖像画》(9)一样。除了手部和面庞使用肤色外,以白色和深棕色为主导。不禁让我们想起孔子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