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08-01

 图1:《奥菲利娅》

    《奥菲丽娅》是米莱斯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它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米莱斯选择了悲剧中唯一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情节。

    画家在此表现了人间最美丽的景色。那些布满在水边的小花,仿佛使人闻到她散发出的芳香的气息,溪水在静静地应着奥菲丽娅歌唱;她终于摆脱了这罪恶深重的尘世,漂向无忧的净境。

   此画上在构图呈一水平线,水平线能给人平静的感觉,但为了打破单调,作者在左角放了一丛垂直的水草,并且把左手处理成垂直向上。形成了对比,这就是构图中对比与统一的原则。



http://s9/middle/71336656gc88485113788&690

图2:《Hearts are Trumps》


http://s2/orignal/71336656gc88485d66811&

图3:《盲女》

介绍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vp67.html


http://s10/middle/71336656gc88488f2f8f9&690

图4:《苹果花盛开》

 

   作者意在用这幅作品说明人生的短暂和青春与美貌的易逝。画面右方的镰刀暗示收获,也暗指生命被流逝时光和必然的死亡威胁。明丽的春光,可爱的人物,黄衣女子无邪的神情,这一切所构成的令人愉快的气氛被那把突兀的伸出的镰刀破坏,但也因此加强了冲击力。


http://s15/middle/71336656gc88489a24fee&690

图5:《玛利安娜》

 

   此画色彩浓郁,以暖色调为主,光的运用完美,透光的彩色玻璃,女子光滑如丝的金发,天鹅绒面的座椅,以及优美的衣褶,衬托出女子的优雅。桌面、地面的落叶显现出室内沉闷,久坐的妇女显得十分的疲倦,站起身来,舒展着清秀苗条的腰肢,这一动作增加了孤寂日月的郁闷之感。


http://s14/middle/71336656gc8848a2b513d&690

 

图6:《The Black Brunswicker》

http://s5/middle/71336656gc8848ae8d574&690

图7:《鸽子回到诺亚方舟》

 

   鸽子衔着橄榄枝回到诺亚方舟,洪水已退去,平静的生活重回人间。人物的表情高雅庄严却缺乏热情和生气,这也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共同特点。


http://s3/middle/71336656gc8848b90bab2&690

图8:《A Souvenir of Velasquez 怀念委拉斯开兹》


http://s5/middle/71336656gc8848c42aeb4&690
图9:《Autumn Leaves》

 

   1854年11月时,米莱斯在怀特岛的诗人泰尼森家里扫落叶,即时的灵感让他创作了这幅画。背景是米莱斯婚后住过一段时间,在苏格兰巴斯的自家院子。四个画中人分别是他妻妹古莉家的艾丽斯和索菲,当地少女伊莎贝拉·尼可和马蒂尔达·普劳多弗特,她们当时年龄还不满十岁。


http://s6/middle/71336656gc8848cd120a5&690
图10:《离开不列颠》

 

   这幅作品幻想了罗马占领军撤出不列颠的情景(约公元前4—5世纪),一个罗马士兵正和他的英国情人告别,当然他们再也无法重聚。身为英国人的米莱斯用浪漫主义而不是英雄主义来诠释这一主题实在出人意料,但这也的确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作风。


http://s1/middle/71336656gc8848d54e520&690

图11:《圣艾格尼斯前夜》


http://s5/middle/71336656gc8848de56224&690
图12:《爱之冕》

 


http://s3/middle/71336656gc8848e6ecae2&690
图13:《基督在父母家》

 

   1850年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举行第二次画展,米莱斯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这幅《基督在父母家》后,受到最为猛烈的攻击。连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都出来指责米莱斯:“你就甘心从自己的脑子里排除拉斐尔以后的一切理性、一切虔诚的渴望、一切崇高的理想、一切仁慈、严肃、高贵、神圣、文雅或美的综合概念,代之以充其量是厌恶,排斥和抵制的感情!”这幅画为什么会引起抨击呢?就是因为米莱斯将神圣家族画成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人们指责他运用这么低级简陋的语言来表现神圣家族这样的主题,简直是讨厌透顶!把圣家族与极普通的木匠铺子的一切真实细节联系起来:“不可想像的失业的痛苦,污垢,甚至疾病,全部那样详细地画出来,简直令人烦透了。”狄更斯哀叹玛丽亚的脸看上去好似一个卑劣透顶的法国餐馆里的歌舞女招待,或英国下等酒吧的侍女。这些指责正是体现了画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这幅画中所有人物都是依据现实中真人画的。兄弟会有个原则,那就是“当你发现了一个能够充分体现出画家要表现主题思想的模特儿时,就真实地把模特儿丝毫不差地画下来”。米莱斯花了很多时间去搜集描绘画中人物形象,据说约瑟就是根据一位真木匠画出来的,而木匠的头是依自己父亲形象画的,挤在门外的绵羊是从屠夫那里借来的,所以羊毛画得逼真,为求真实,画面环境是依自己的父母家画的。

 


http://s8/middle/71336656gc8848ef620b7&690

图14


http://s5/middle/71336656gc8848f90bb34&690
图15:《My First Sermon》


http://s1/middle/71336656gc8849002f5d0&690
图16:《My Second Sermon》


http://s8/middle/71336656gc88490b0bd67&690
图17:《The Piper》


http://s3/middle/71336656gc884913a0ec2&690
图18:《Mary Chamberlain》


http://s5/middle/71336656gc88491c20e74&690
图19:《The Proscribed Royalist》


http://s12/middle/71336656gc88492567fab&690
图20:《Clarissa

艺术家名:约翰·艾佛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
生卒日期: 1829年6月8日 - 1896年8月13日
国籍:英国
约翰·艾佛雷特·米莱的全部作品(223)

约翰·埃弗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英国画家和插画家,是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十一岁的神童,成为进入皇家学院学校的最年轻学生。前拉斐尔派成立于他位于伦敦高尔街83号(现为7号)的家中。米莱成为这一风格最著名的倡导者,他的画作《基督在他父母的房子里(木匠铺)》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他在1851–52年创作了一幅作品,可以作为该群体历史和自然主义焦点的体现,《奥菲莉娅》。

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米莱正在摆脱前拉斐尔派风格,在他的艺术中发展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形式。他后来的作品非常成功,使米莱成为当时最富有的艺术家之一,但包括威廉·莫里斯在内的一些前崇拜者认为这是一种出卖(众所周知,米莱允许他的一幅画作被用于肥皂广告)。尽管这些和20世纪早期的评论家通过现代主义的视角阅读艺术,认为他后期的许多作品都是不足的,但近几十年来,这种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他的后期作品在更广泛的19世纪晚期艺术世界的更广泛变化和先进趋势的背景下出现,现在可以被视为对当前艺术世界的预测。

米莱斯的个人生活对他的声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妻子艾菲(Effie)曾与支持米莱早期作品的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结婚。 罗斯金婚姻的宣告无效以及埃菲随后与米莱斯的婚姻有时与他风格的改变有关,但她成为他作品的有力推动者,他们齐心协力争取佣金并扩大他们的社交和知识圈子。

早期生活

1829年,米莱出生于英国南安普顿,一个著名的泽西行政区家庭。他的父母是约翰·威廉·米莱(John William Millais)和艾米莉·玛丽·米莱(Emily Mary Millais,婚前名:Evermy)。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泽西岛度过,他一生都对泽西岛保持着强烈的热爱。作家萨克雷(Thackeray )曾问他“英格兰何时征服了泽西岛”。米莱回答说“从来没有!泽西岛征服了英格兰。”在他童年的时候,全家搬到布列塔尼的迪南(Dinan)住了几年。

他母亲的“坚强个性”对他早年的生活影响最大。她对艺术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儿子的艺术爱好,推动全家搬到伦敦,以帮助在皇家艺术学院发展人脉。他后来说:“我把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

11岁时,他的艺术天赋为他赢得了皇家学院学校的一席之地。在那里,他于1847年9月在贝德福德广场附近的高尔街(Gower Street)的家中结识了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前拉斐尔派作品

米莱的《基督在他父母的房子里(木匠铺)》因其真实描绘了一个工人阶级神圣家庭在一个脏乱的木工车间里劳作而备受争议。后来的作品也有争议,尽管争议不大。米莱凭借《一个胡格诺教徒》获得了广泛的成功,该片描绘了一对年轻夫妇因宗教冲突即将分离。他在后来的许多作品中重复了这一主题。所有这些早期作品都非常注重细节,往往集中于自然世界的美丽和复杂性。在《奥菲莉娅》等画作中,米莱基于自然主义元素的融合,创造了密集而精致的绘画表面。这种方法被描述为一种“图像生态系统”。《玛丽安娜》是米莱于1850-51年根据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和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Alfred, Lord Tennyson)勋爵1830年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一幅画。在剧中,年轻的玛丽安娜将要结婚,但因嫁妆在沉船中丢失而被未婚夫拒绝。

评论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提倡这种风格,他曾为前拉斐尔派辩护,反对他们的批评者。米莱与罗斯金的友谊使他认识了罗斯金的妻子埃菲。他们见面后不久,她就为他的画作《释放令》做模特。当米莱画艾菲时,他们相爱了。尽管艾菲已经和罗斯金结婚好几年了,但她还是个处女。她的父母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她提出了离婚申请。

家庭

1855 年,埃菲与罗斯金的婚姻宣告无效后,埃菲和约翰·米莱斯结婚了。 他和埃菲最终有八个孩子:埃弗雷特,生于 1856 年; 乔治,生于1857年; 艾菲,生于1858年; 玛丽,生于1860年; 爱丽丝,生于1862年; 若弗鲁瓦,生于 1863 年; 约翰于 1865 年和索菲于 1868 年出生。他们的小儿子约翰·吉耶·米莱 (John Guille Millais) 成为博物学家、野生动物艺术家和米莱的传记作者。 他们的女儿爱丽丝(1862-1936 年),即嫁给查尔斯·斯图尔特-沃斯利( Charles Stuart-Worsley)后的爱丽丝·斯图尔特-沃斯利(Alice Stuart-Worsley),是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的密友和缪斯女神,被认为是他小提琴协奏曲主题的灵感来源。

埃菲(Effie)的妹妹索菲·格雷(Sophie Gray)为在米莱的几幅作品当模特,引发了一些关于他们明显亲密关系的性质的猜测。

晚年作品

结婚后,米莱开始以更广泛的风格作画,这被罗斯金谴责为“一场灾难”。有人认为,这种风格的改变是米莱需要增加产量以支持不断增长的家庭。威廉·莫里斯等持不同情态度的批评者指责他“出卖”自己以获得声望和财富。相比之下,他的崇拜者则指出了这位艺术家与詹姆斯·惠斯勒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的关系,以及对约翰·辛格·萨金特的影响。米莱本人认为,随着他作为一名艺术家越来越自信,他可以更大胆地绘画。在他的文章《对我们今天艺术的思考》(Thoughts on our art of Today,1888)中,他推荐委拉斯开兹伦勃朗作为艺术家效仿的榜样。《圣艾格尼丝之夜》和《梦游者》等画作清楚地显示了这位艺术家与詹姆斯·惠斯勒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米莱强烈支持詹姆斯·惠斯勒的作品。19世纪50年代末和19世纪60年代的其他绘画可以被解释为对美学运动的预期。许多都采用了色彩和谐的大块,象征性而非叙事性。从1862年起,米莱一家住在伦敦肯辛顿克伦威尔广场7号。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后来的作品显示了米莱对约书亚·雷诺兹委拉斯开兹等老大师的崇敬。这些画中有许多是历史题材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塔里的王子》、《西北通道》和《罗利的童年》。这些画作表明了米莱对与英国历史和不断扩张的帝国相关的主题的兴趣。米莱还因其儿童画而大受欢迎,尤其是《泡泡》和《樱桃巧克力》,《泡泡》因被用于珍珠肥皂的广告而出名,或者可能臭名昭著。他的最后一个项目(1896年)是一幅名为《最后的旅行》(The Last Trek)的画作。根据他为儿子的书所作的插图,这幅画描绘了一名猎人躺在草原上死去,两名旁观者注视着他的尸体。

风景

他在这一时期的许多风景画通常描绘困难或危险的地形。其中第一幅作品《寒冷的十月》是在他妻子家附近的珀斯绘制的。《寒冷的十月》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收藏,是米莱在其后期职业生涯中定期绘制的第一幅大型苏格兰风景画。通常是秋天,通常是凄凉的无画,它们唤起了一种忧郁的心情和短暂的感觉,这让人想起了他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的自然绘画,尤其是《秋叶》和《休息谷》,尽管很少或没有直接的象征意义或人类活动来指出它们的意义。

1870年,米莱回到了完整的风景画中,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画了许多珀斯郡的场景,每年8月到秋季末,他都会在那里打猎和钓鱼。这些景观大多在秋季或初冬季节,呈现出荒凉、潮湿、水边沼泽或沼地、湖泊和河边。米莱再也没有回到“一针一线”的风景画,也没有回到他自己在五十年代早期户外作品中充满活力的绿色,尽管他对更广阔、更自由的后期风格的把握同样在对风景的密切观察中完成。许多都是在珀斯郡的其他地方画的,靠近邓凯尔德(Dunkeld)和伯南(Birnam),每年秋天米莱都会在那里租下豪宅狩猎和捕鱼。1887年绘制的圣诞夜,是他第一幅完整的风景雪景,是一幅朝向默特利城堡的景色。

插图

米莱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图书插画师,尤其是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的作品和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的诗歌。他对耶稣寓言的复杂插图于1864年出版。他的岳父委托它设计金努尔教区教堂(Kinnoull Parish Church)使用彩色玻璃窗。他还为《良言》(Good Words)等杂志提供插图。年轻时,米莱经常去凯斯顿和海斯写生。在那里,他在海斯教堂附近为一家他曾经住过的客栈画了一块招牌。

学术生涯和贵族地位

米莱于1853年当选为皇家艺术学院的准成员,并很快当选为该学院的正式成员,他是该学院的一名杰出和积极的参与者。1885年7月,维多利亚女王在米德尔塞克斯郡肯辛顿圣玛丽阿伯特教区和泽西岛圣奥恩教区为他授予了一位准男爵,这使他成为第一位获得世袭头衔的艺术家。1896年莱顿勋爵去世后,米莱当选为皇家学院院长。同年晚些时候,他死于喉癌。他被埋在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室里。此外,在1881年至1882年间,米莱当选并担任伯明翰皇家艺术家协会主席。

遗产

当米莱于1896年去世时,威尔士亲王(后来成为国王爱德华七世)主持了一个纪念委托,委托为这位艺术家塑像。这尊雕像由托马斯·布罗克(Thomas Brock)创作,1905年被安装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现为泰特英国)东侧花园的前部。同年11月23日,《波迈公报》(Pall Mall Gazette)称其为“一尊微风轻拂的雕像,以我们都认识的独特态度代表着这个人。”1953年,泰特美术馆馆长诺曼·里德(Norman Reid)试图用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的《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取代它,并于1962年再次提议移除它,称它的存在“非常有害”。雕像的主人英国工程部(Ministry of Works,United Kingdom)令他的努力受挫。1996年,所有权从英国文化部转移到英国文化部,并由他们转移到泰特。2000年,在斯蒂芬·德乌查尔(Stephen Deuchar)的领导下,这座雕像被移到了建筑的一侧,以欢迎游客来到翻修后的曼顿路入口。2007年,这位艺术家在伦敦泰特英国举办了一场大型回顾展,有151000人参观。展览随后前往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随后在日本福冈和东京举办,共有超过66万名观众观看。

米莱与罗斯金和艾菲的关系一直是几部戏剧的主题,从1912年的默片《约翰·罗斯金的爱》(Love of John Ruskin)开始。还有舞台剧、广播剧和歌剧。2014年的电影《艾菲·格雷》(Effie Gray)由艾玛·汤普森编剧,汤姆·斯图里奇饰演米莱。前拉斐尔派是两部英国广播公司时期戏剧的主题。第一部名为《爱情学校》(The Love School),于1975年上映,由彼得·伊根(Peter Egan)饰演米莱(Millais)。第二部是《绝望的浪漫主义》(Desperate Romantics),其中米莱由塞缪尔·巴内特(Samuel Barnett)饰演。它于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在英国广播公司第二台首次播出。
 

 

约翰·艾佛雷特·米莱作品收藏于:

伦敦泰特不列颠(28)

曼彻斯特美术馆(11)

英国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10)

利弗夫人美术馆(9)

国家肖像馆(9)

沃克美术馆(6)

菲茨威廉博物馆(5)

格拉斯哥博物馆资源中心(4)

阿伯丁画廊(4)

市政厅艺术画廊(3)

利兹艺术画廊(3)

怀特维克庄园(国家信托)(3)

阿什莫林博物馆(3)

苏德雷之屋-利物浦博物馆(3)

奥海姆艺术画廊(3)

珀斯博物馆和艺术画廊(3)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2)

圣巴塞洛缪医院博物馆和档案馆(2)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2)

谢菲尔德市美术馆(2)

麦克马纳斯画廊(1)

温斯伯里博物馆和美术馆(1)

亨特博物馆(1)

温尼伯美术馆(1)

雷顿故居博物馆(1)

英国皇室收藏-白金汉宫(1)

苏格兰国家画廊(1)

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1)

Oxford Town Hall(1)

诺里奇城堡(1)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1)

奥克兰美术馆(1)

Charles Dickens Museum(1)

伦敦萨瑟克艺术收藏(1)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1)

英国美术协会(1)

多佛尔博物馆(1)

特拉华州艺术博物馆(1)

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1)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1)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Library(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

希普利美术馆(1)

布里斯托尔博物馆和艺术画廊(1)

法维城堡(1)

霍夫博物馆和美术馆(1)

庞塞博物馆(1)

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1)

Jersey Heritage(1)

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 Manufacture and Commerce (UK)(1)

耶鲁大学美术馆(1)

牛津大学(1)

迪克学院(1)

皇家艺术研究院(1)

泽西岛博物馆与艺术画廊(1)

乌菲兹美术馆(1)

南安普顿市美术馆(1)

加的夫国家博物馆(1)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