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世界最著名四十幅油画之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2-12-23

 

 

《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作者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并不属于才华横溢那种类型的画家,相反,他个性沉默寡言,喜欢思考,不太合群,缺少典雅,使人感到少年老成,大卫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精神,认真地学习过尼古拉斯·普桑、布歇、让·巴蒂斯特·格勒兹和卡拉瓦乔。
《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又名《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再现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最终获取马伦哥战役的胜利。跨越阿尔卑斯的壮举,堪与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大败罗马军队以及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征战意大利的战绩相媲美。这场战役的胜利,提高了拿破仑的威望和地位,为他后来登上权力的顶峰打开了通道。
意大利战役后,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向大卫订制了这幅画。大卫把画面人物安排在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加强了作品的英雄主义气概,红色的斗篷使画面辉煌激昂。画面上年轻的拿破仑,充满梦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马与镇定坚毅的人物形成对比。凡尔赛博物馆绘画部总策划人克莱尔·康斯坦女士介绍说,拿破仑对这幅画的创作进行了干预,要求对真实的历史细节作修改。其实,拿破仑翻山时骑的不是马而是驴子,穿的是普通军大衣而不是红色斗篷。他之所以要求做这样的修改,据说是为了渲染其“英雄的气概和史诗般的远征”。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远不止是一张简单的肖像,它是政治宣传艺术的巅峰,也是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典范,画中拿破仑身处险峻的山隘,狂风呼啸,但他没有丝毫慌乱。他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稳如泰山,甚至不需要用手握紧缰绳。实际上拿破仑当时骑的不是烈马,而是一头骡子,由一位当地向导带领,在相对平缓的道路上行进。这幅画是拿破仑授意大卫创作的,其核心目的就是神化自己,巩固权力。岩石上刻着三位伟大征服者的名字:HANNIBAL(汉尼拔)、KAROLUS MAGNUS(查理曼大帝),以及BONAPARTE(波拿巴)。此举将拿破仑与历史上同样翻越了阿尔卑斯山的军事传奇并列,暗示他是前两者的继承者,甚至超越者。这幅画的创作旨在震慑对手,展示法国新领袖的英明神武。

大卫用他无与伦比的画笔,将一位现实中的军事家,塑造成了一个符合古典审美、充满象征意义的传奇英雄。这幅画成功地让后世无数人一提到“拿破仑”和“阿尔卑斯山”,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个戏剧性的画面,而非历史真相。

它证明了艺术的巨大力量——不仅可以反映现实,更可以定义现实,甚至创造比现实更持久的传奇。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