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夜宵店
来源:金玉米 编辑:雪茄
时间:2014-05-15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河东路(杭州口味最齐全夜宵美食街):
|
河东路可算目前杭州口味最为齐全的夜宵美食街,从小龙虾、盐蘸牛肉、小海鲜,到大闸蟹、千岛湖鱼头、川菜、湘菜、鸡煲,甚至新疆特色菜,一应俱全。
河东路的夜宵大致可分成两段,在朝晖三区一带以朱九溪、梁大妈妈为代表的菜馆,相对环境优雅一些,但营业时间大多到凌晨2:00前后;而在朝晖九区一带,以丁记盐蘸牛肉、石浦海鲜等为代表的区域,排档氛围更浓一些,营业时间也要更晚一些,一般都在凌晨4:00前后,更有24小时店。
|
朱九溪盱眙龙虾馆(河东路店) |
朱九溪的龙虾,在杭城食客中,名声响当当的。
朱九溪邀到渝派川菜名厨和湖南“毛家菜”传人加盟,红红火火地搞起了川湘美食节,还研制出了十三香鱼头、酸菜大汤鱼头、海鲜生抽鱼片、杭派红烧鱼头等10多种口味的千岛湖鱼头。
金秋蟹肥,朱九溪推出洪泽湖1576大闸蟹,蟹黄饱满、个头规格更大于阳澄湖蟹、太湖蟹,用店里的招牌十三香龙虾的调味秘方烹制大闸蟹,口味尤胜龙虾! |
梁大妈妈菜馆 |
塔里木维族馆
|
丁记盐蘸牛肉
|
口水小龙虾
|
石浦海鲜大排档 |
石浦渔村海鲜坊
|
开门红
|
农夫烤鱼
|
乐清湾小海鲜 |
川香馆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高银街(杭州最窗口的宵夜街)
|
食客不知高银街,生在杭州也枉然。这句形容高银街的知名度再合适不过,由于紧邻吴山广场、河坊街,不仅本地人,外地游客对它的认识度也非常高。
与正餐相比,高银街的宵夜店少得多,主要以张胡李、复茂、朱大、美村等几家龙虾馆为主,而小绍欣、好绍欣、珍尚珍、干锅居、百家鲜、老杭州邻家菜等几家餐厅,营业都在23:00-?0:00这段时间结束,只是一种晚餐的延续,并非专门的宵夜。 |
西月楼 |
台州老字号“汇珍馆”在杭州的分店,擅长烹饪台州小海鲜和台州黄岩、天台一带的风味小吃。
台州红烧海鲜既能够保持原料本身的鲜味和嫩度,又能够品尝出红烧菜特有的复合美味,这儿的“红烧鱼头”、“红烧黄鱼”、“鲳鱼烧年糕”等菜肴都是用的典型地道的台州红烧手法,调料很是讲究, “调料的成本几乎要与鱼头、黄鱼的成本接近”,文火慢炖,浓郁的汤汁渗透到整条鱼(鱼头)里,鱼本身的鲜味与汤汁的鲜美融合在一起,连汤汁都绝妙美味。 |
张胡李龙虾馆高银街店 |
复茂小龙虾高银街店
|
朱大龙虾王高银店
|
杭州美村龙虾王高银店
|
小绍欣高银街店 |
好绍欣
|
珍尚珍餐厅
|
干锅居高银店
|
百家鲜特色小吃 |
老杭州邻家菜酒楼
|
小辣椒饭店
|
金穗子一品砂锅吴山店
|
大宋坊酒楼 |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保俶路(杭州宵夜店的鼻祖地带):
|
保俶路算杭城宵夜店的鼻祖地带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保俶路、松木场地带,就有好几家做宵夜的“酒菜面饭”,这一带的螺蛳在那时的宵夜食客中,名气还是蛮大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保俶路南段“寻梦园”一带的歌舞厅、卡拉OK厅由于价格低廉,很受大众消费者的欢迎,这一带的歌舞厅、卡拉OK厅相当成气候,也带动了保俶路的宵夜发展,一度宵夜店云集。
2003年后,银乐迪等量贩式KTV逐渐兴起,“寻梦园”一带的卡拉OK厅逐渐没落,附近的各种中小宵夜店也逐渐退出江湖。随着近年保俶路的整治,眼下虽没当初热闹,但店家环境档次明显提升,是曙光路、黄龙一带泡吧玩家喜欢的宵夜带
|
刘家香辣馆保俶店 |
“吃香的、喝辣的,就去刘家香!”
刘家香辣馆是杭州香辣菜“带头人”,这儿改良的香辣味,更适合杭州人的口味,保俶店是刘家香辣馆最早的一家,也是口味最稳定的一家。2006年,重新装修并和口味堂合作后,更增加了许多精致的江南菜肴,爱吃辣的、不吃辣的,在这里,都会找到自己喜爱的菜肴。 |
小厨师海鲜饭店保俶店 |
渝香隆重庆火锅
|
雅米澳门豆捞
|
卜家野鱼馆松木场店
|
杭州雪山饭店 |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望江路(杭州最具江湖传奇 海鲜与小龙虾店最多的夜宵地):
|
望江路可以算是杭城“最具江湖传奇”、“老杭州食客最喜欢”的夜宵去处。
老底子喜欢吃面或者夜宵的,无人不知慧娟面馆、平乐面馆。现在,慧娟面馆、平乐面馆依旧在望江门,望江路西端、开了10多年的大名鼎鼎的“鼓楼馄饨店”,当时则被一干老杭州食客称作“杭州馄饨王”,与已经歇业的潮鸣寺巷的“顺民小吃”的馄饨齐名。
而在胡雪岩故居一带,8家夜宵小店,齐做小龙虾,是杭城最集中的草根龙虾夜宵店聚集地,平均每家每晚龙虾销量都在一两百斤以上,本报报道过的杭州“龙虾西施”的龙虾店也在这一带。
望江立交桥东侧,形成了一片以烧烤为主的夜宵地带,其中以“火光曲”海鲜炭烤最为出名。
|
山边小吃店 |
从第一天在这里搭棚卖馄饨,到现在,老板娘在这里已经做了10多年了。
前些年这里的全部食品就是馄饨、水饺、拌面,生意一直很红火,常有打的过来,只为一碗馄饨的客人。近年,店里还卖些白斩鸡、盐水肫、凤爪、肉骨头烧黄豆、花生、毛豆等几样简单的下酒菜,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 |
慧娟面馆望江路店 |
平乐面馆望江店
|
文文小龙虾
|
火光曲海鲜碳烤
|
吮指小龙虾 |
周记靓菜馆鼓楼店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百井坊巷+中山北路(杭州最市中心的宵夜): |
上世纪90年代初,食客中,有“南有望江门面馆,北有天水桥过桥米线”的说法,天水桥那家当时还是小小店面的“陈生记过桥米线”,也是食客们中间名气蛮响的夜宵去处。随后,在米线店边上开出来杭城最早的拉面店,中山北路天水桥一带也算是杭城夜宵的发源地之一了。后来,天水桥一带陆续开出金穗子一品砂锅、九佰碗、丁哥黑鱼馆等在杭城颇有些影响的夜宵场所。
2001年,随着百井坊巷的“小厨师·舟山小海鲜”的名气越来越大,百井坊巷陆陆续续开出多家饭店,这一带的夜宵开始往百井坊巷环绕过来,形成了“百井坊巷——中山北路”区域。 |
小厨师海鲜 |
2001年元旦开张,当时没有店名,只在玻璃窗上写了“小厨师”三个字,因为食客们知道这里的舟山小海鲜地道、新鲜,所食客蜂拥而至;现在店面扩张到了二楼,一到饭点儿,这儿依旧人满为患。
“倒立蟹”是这里的招牌菜,野生梭子蟹一剖为二,肉面朝下,用20多种调料熬成的汤汁烧制,汤汁的味道浸润到蟹肉中,很是入味。 |
丁哥黑鱼馆百井坊巷店 |
潮州永太牛肉馆
|
澳门豆捞下城店
|
刘家香辣馆百井坊店
|
九佰碗砂锅店天水店 |
一锅两吃百井坊巷店
|
渝满堂
|
江湖菜
|
汉韩源韩国料理 |
张胡李龙虾馆百井坊总店
|
金穗子一品砂锅天水店
|
天水桥陈生记过桥米线
|
竹家庄避风塘体育场店 |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竞舟路(杭州城西最早的夜老酒从这儿开始): |
城西的发展也就在近几年,早年这边还是田地一片。第一批房子造起来,人住进去,周边的配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而最早在城西因为吃饭而出名的,就是竞舟路。
城西的餐饮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只能做半天生意,因为白天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市中心上班,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人来吃午饭,只有等到晚上,人们下班回来了,这些店家才会热闹起来。而对于城西大多数的年轻住户们来说,这些特色小店,比起那些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来说,就像自家楼下的公共食堂一样,美味、方便、快捷。最合心意的,就是可以每天换着不同的店来吃,今儿个湖南菜、明儿个四川菜,实在不行还能下碗面条,总比啃康师傅要强些。有些下班迟的,也想找个地方喝点小酒,然后,打着饱嗝、飘飘然地一路逛回家。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顺应需求的场所产生,这条竞舟路,就是这样,一家小店一家小店地做出来的。
船小好调头,所以,这里的店更替的速度很快,隔个几个星期来看看,店还是那家店,只是已经换了老板、换了菜单,就连服务生也换了一茬。这种频率对于食客们来说,有好也有坏,好的是经常能吃到新口味,坏的是,喜欢上的大师傅不知道去了哪里。
虽然随着城西的美食街纷纷兴起,文一西路、文三西路、古墩路分流不少竞舟路上的食客,但是,竞舟路的传奇故事依然如同那几个高耸过楼顶的烟囱一样,始终是城西美食的标志。 |
东阳名菜竞舟店 |
柴火食坊
|
一家亲妈妈菜(原:西城e家鲜)
|
七里扬帆野鱼馆竞舟路店
|
杭州古香斋 |
江山土菜馆竞舟店
|
火红年代竞舟路店
|
新家锅庄竞舟店
|
渔农野鱼馆 |
缘一锅羊蝎子
|
小红牛干锅居
|
首尔火炉
|
兰庆鸡蛋馃 |
|
|
|
|
杭州人气夜宵分布点——白沙泉(杭州美女最多的美食街 ): |
在白沙泉美食街,正餐是宵夜,这里每天最热闹是凌晨3-5点,常常人满为患。
这里的客人,大多数是酒吧的演艺人员和泡吧的客人,因而白沙泉美食一条街,被杭城食客称之为“美女最多的美食街”。
这里吃宵夜的氛围特别好,主要是这里的客人许多人相互都熟悉,经常是一个客人进了店里,一路招呼打过去,好像整个店里都是熟人。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宵夜,许多刚从酒吧出来的泡吧客人和酒吧工作人员,往往把这里的宵夜,当作是酒吧活动的一个延续。在这里宵夜,划拳的、玩骰子的,酒吧里那些玩法,这里都可以看得到;夜场里的那些标志性语言,这里也都可以听得到,最令人跌眼镜的是在这里喝芝华士也不算件稀奇事儿。 |
枫都美食酒家 |
年年有鱼
|
言语堂餐厅
|
锦州烧烤
|
杭州锦亭酒楼 |
小厨师海鲜白沙泉店
|
启源村(白沙泉店)
|
川味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