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螺髻山
螺髻山的地理
螺髻山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德昌、普格二县一市,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绵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
螺髻山景观以博大雄奇见长,其主峰也俄额喻峰海拔4359米,形如一青螺,又似螺形发髻,故名螺髻山。它地垮西昌、普格、德昌两县一市,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35公里,风景旅游区为1083平方公里。
螺髻山的景观
它们像颗颗明珠镶嵌在海拔3700—4000米的深山密林中。这些海子因土地、水质、岩质的不同而呈现种种颜色,或灿若金、或绿如墨、或翠如玉等等,不少海子背靠奇峰、峭壁,山水交融、景观奇绝。
螺髻山的生态环境
螺髻山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自然景色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那里迄今保存着浩瀚的原始森林,广袤的草原地,众多的奇花名卉、珍禽异兽。
螺髻山的杜鹃花,一般多生长在3100———4100米的高山冷杉林中,有30多个品种。花期从4月开始,相继开放至深秋,花色繁多,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其中以大叶杜鹃和黄花杜鹃最为珍贵。此外还有山茶花、草灵芝、红木耳和十分珍贵的雪茶。
有关螺髻山的历史记载
“大螺髻山,穹窿崔嵬,拔地千霄。其水绵绵遥逦如虹。亘一百七十余里,山中冰化源泉,烟靡林箐,露零芳草,水糜奇石,百鸟飞鸣,群兽啸舞,阳蒸荫郁,烟烟云云,静而成岚,动而成风.升而出云,降而作雨”。西昌县志的这段文字记载,概括了螺髻山雄奇、秀丽的美景。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马中良在倾暑山记)中曾写下“螺髻山开,峨眉山闭”古籍中将螺髻山名胜归结为;“十二佛洞,十八顶,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一百单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