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维也纳奢华精致美食
昔日帝国的精致饮食方式与御用食谱秘方流入民间,成为全城皆享的甜美“秘密”。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多瑙河畔的维也纳美食上嗅到浓郁的皇族气息。
维也纳居民来自原奥匈帝国多个国家的多个民族,所以这里的餐饮也融合了不同国家的拼盘式风格:肉丸子继承了波西米亚的风格,辣味红烧牛肉和梭鲈来自匈牙利,田馅红卷心来自远东的斯拉夫地区,维也纳煎牛排则酷似米兰的黄油烧牛肉……
皇室对于甜点的热爱是疯狂的。即使是以传统克己著称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论是早餐、午餐、下午茶、宵夜,餐桌上都得有一道甜点才算真正的一餐。而皇室出游、打猎时,更要有蛋糕、苹果卷等甜点随身相伴,才能玩得尽兴。奥匈帝国皇室所拥有的“甜牙”(sweet tooth)是位列全世界皇族之首的。
为此,奥地利皇家甜点师傅的技艺更是在常年的磨练之下神乎其神,除了口感细腻、食材鲜美外,还要做工精致,讲究香、甜、美的顶级呈现。让全世界“甜点迷”为之疯狂的奥地利甜点中,又以沙河蛋糕、苹果卷心馅饼、皇家蛋糕、丽兹蛋糕,人气最旺。
沙河蛋糕(Sacher torte)和皇家蛋糕(Kaiserscharren)都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沙河蛋糕是由一位王子的家厨所研发出来的独门甜点,特殊之处在于酸酸甜甜的杏桃内馅与巧克力糖霜所交融出的浓郁甜美。而皇家蛋糕是甜点师傅特别为当时的国王所创作的,杏仁、可可奶油、朗姆酒层层叠叠交织出的绵密口感,让国王一尝上瘾,也打开了这款蛋糕的知名度,延续至今。这些昔日的皇家独享,今天在维也纳的各家餐厅和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中都可以吃到。
排一个小时队感受Cafe Sacher
美食风尚:咖啡地标 悠闲下午茶
美食招牌:Sacher Torte Melange
巴黎与维也纳都是欧洲咖啡地图上的两大重镇。巴黎人喜欢在咖啡店外排排坐,看行人匆匆,而维也纳人则喜欢在咖啡店拥一份甜品独坐着静思。
来维也纳之前,有朋友推荐一定要去著名的Sacher酒店旁的Cafe Sacher,在那里喝咖啡并吃上一口著名的Sacher Torte才能称之为维也纳完整之行。Cafe Sacher就在帝国歌剧院对面,本以为像欧洲其他咖啡厅一样,会有大片慵懒阳光洒在雕花精美座位上。可来到这里才发现,门口的队伍已经排到外面大街上,如此壮观的排队风景更激起了我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一个多小时候后,Cafe Sacher的浓香咖啡味道瞬间激活了我们的疲乏细胞。
其实,我们真的低估了维也纳人的咖啡热情。自从十七世纪,维也纳出现第一间咖啡店之后,喝咖啡就成为维也纳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直到今天,维也纳人每天都会抽一二个小时去享受咖啡,他们甚至还会把咖啡和音乐、华尔兹并称为“维也纳三宝”,也只有咖啡情结颇深的维也纳人才能创造出浪漫情迷的维也纳咖啡(Melange)。
我向当地朋友讨教了维也纳咖啡的制作方法,首先在温热的咖啡杯底部撒上薄薄一层砂糖或细冰糖,接着向杯中倒入滚烫而且偏浓的黑咖啡,最后在咖啡表面装饰两勺冷的新鲜奶油,一杯经典的维也纳咖啡就做好了。我的办公室在上海著名的绍兴路上,经常会到对面的Vienna Cafe消闲午后,和奥地利老板相熟了,她便亲自传授了品维也纳咖啡的一大技巧在于不去搅拌咖啡,而是享受杯中三段式的快乐:首先是冰凉的奶油,柔和爽口;然后是浓香的咖啡,润滑却微苦;最后是甜蜜的糖浆,即溶未溶的关键时刻,带给人发现宝藏般的惊喜。今天可以在咖啡地标Cafe Sacher里一品地道的Melange。
关于维也纳咖啡的由来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个流传得最广: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爱因舒伯纳的敞篷马车夫,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一边等待着主人归来,一边为自己冲泡咖啡,那一刻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家中温柔的妻子,一点一点为他搅拌咖啡里的糖和奶油时的情景,马车夫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中向杯子里加了很多很多的奶油,却没有搅拌……
百年皇家店Demel
美食风尚:皇族风味 贵族气质 百年老字号
美食招牌:艺术蛋糕 薰衣草糖
在维也纳最适合让自己浸淫在浓香的咖啡与精致糕点之中,著名的皇家糕点店Demel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Demel皇家糕点店有一个N长的名字——k.u.k.Hofzuckerbaeckerei Demel。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年代,如果能在店名前加上两个K字,就表明自己是二元帝国王朝的指定商店,绝对是最能体现百倍身价的官方宣传手段。
从公元1786年开始营业的Demel,原先只是一家位于圣马可广场上、皇家剧院对面的小小剧院糕饼店。由于师傅独特的调味及精细手艺,小店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受到维也纳各大社会名流的关注。
当年的风靡程度连当时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都曾“钦点”Demel点心外送到皇宫,而薰衣草糖则是茜茜公主的最爱,而高人气的创始师傅Ludwig Dehne后来更成了皇家御用点心厨师。另一个令人莞尔的传说是,当年由于皇帝吃饭很快,陪吃的显贵们都填不饱肚子,午餐结束后都跑到后面的Demel来,于是这里成为了权贵聚集用餐的美食地标。如今的Demel,依旧骄傲而与世无争。皇室的没落,奥匈帝国没落、两次世界大战的危机,这些都没有损耗半分Demel的百年口碑,Demel顶着皇室最爱的荣耀光环,更成了观光客到奥地利的必访景点。
亲临Demel果然没叫人失望,绝对是“五官”的集体盛宴。门口放着巨型蛋糕的橱窗是Demel最引人注目的标志,一楼柜台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甜点,在暖色灯光的映衬下错落有致异常诱人。Demel里有包装绝对精美的巧克力,光是驻足观看就足够耗去半日之闲,每盒巧克力的包装都很有皇家的高贵气派,浓郁的巧克力香味把人紧紧地包裹起来,引逗着舌尖的甜食馋虫,令人食指大动。
细品这些豪华食材、细腻做工的特色甜品,独特的口感,再加上隐身于背后的种种传奇故事,恍惚间还能品出遥远时空的历史滋味,而这也恰恰是奥地利甜点的绝密配方所在。
从帽海饭店品味奢华文化
美食风尚:帽子博物馆 骑兵风情 奥地利葡萄酒文化
美食招牌:葡萄美酒 带帽子的服务员
Piaristenkeller饭店同样是拥有两个K的百年皇家餐厅,将其命名为“帽海饭店”理由很简单,在这里能看到丰富多彩、极致奢华的欧式帽子。从蓬松羽毛的贵妇帽,到精致华丽的皇帝征战专用帽,充分展示了维也纳贵族们对于帽子的特殊癖好,也以视觉的方式保存了奥匈帝国的顶级时尚风情。
如果不是接下来的奥地利美酒和维也纳多汁肉卷(Viennese meat roulades)震撼了我们的味蕾,似乎就会把帽海饭店当成了走进历史回忆里的博物馆,差一点就错失了从帽子找到“魔法兔子”的喜悦。
奥地利主要以生产白葡萄酒为主,较为世人所熟知的是高糖份含量的冰酒和甜酒。而这里老板推荐的一款是名为蓝色佛朗克(Blaufrankisch)的红葡萄酒,酒是深黑红的色泽,中心带有紫色,醇香集中,回味悠长。
与邻座的维也纳老人闲谈的时候才知道,每年奥地利都要选出一名葡萄酒女皇,年满18岁的未婚候选人必须来自葡萄酒生产世家或受过完整的葡萄种植学、酿造学等专业教育,可见奥地利人对于葡萄酒文化的高度重视。
除了帽子博物馆和美酒佳肴之外,在这个酒店里最不能错过的秘密据点是地下的葡萄酒窖:几百根蜡烛的荧荧之光映照着三百多岁的古老长廊,带领我们走进这个年代久远的古老酒窖,墙壁上高挂的名人油画像,神情严肃,满是守护者的姿态。昏黄的烛光让人在整个酒窖的浓郁芳香与古老陈设的怀抱中如入梦境。
维也纳美食链接:
维也纳炸牛排:当地特有的牛排,滋味独特,当地人吃炸牛排时,多以土豆块和土豆条相佐。
皇帝蛋饼:是奥地利当地常见的甜点之一,香甜酥软、回味不尽。
情景餐厅、酒吧和俱乐部:许多时髦、朝气蓬勃的餐厅,几乎每周都会推陈出新。这里的气氛总是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之下却又发觉它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完全雷同。Gasthaus Horvath、Hansen、Livingstone、Palais-Restaurant Daun-Kinsky、城堡花园里的棕榈屋(Palmenhaus),以及种植者俱乐部(Planter’s Club)都是绝好的选择。
维也纳酿酒坊特快:这列载满乡愁的维也纳特快车将穿过维也纳酿酒坊,带我们去寻找贝多芬昔日足迹。 从努斯多夫(Nussdorf)驶出,经过努斯山(Nussberg),穿过美丽如画的葡萄庄园,沿着维也纳森林到达卡伦山(Kahlenberg),沿途美丽的风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游客们可要求稍做停留,以便更好地观赏风景。然后,经过酿酒坊格瑞金(Grinzing)和哈利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附近是贝多芬故居)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