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国内>

上元节

来源:金玉米 编辑:迪拜 时间:2017-04-08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是传诵千年的宋词,描写的是上元节灯火辉煌,热闹繁华的景象,青年男女游走在上元节灯会玩闹嬉戏的场景。

而所谓的“上元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中国历法中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

上元节的起源于西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上元节点灯,以表示对佛的尊敬。这便是上元节张灯、观灯的起源。一直到唐朝,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上元节。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为庆贺道教“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元节的活动越来越多,除了灯会和烟火表演,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一系列的庆典活动之外,上元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又称“元宵”,此后上元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由糯米制成,有实心的,有带馅的。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有煮、煎、蒸、炸等多种烹饪方法。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上一篇:西藏最不能错过的10个湖泊
下一篇:边看边逛,张艺谋镜头下的城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延伸阅读: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