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显赫的五爷庙

五台山是因为有五座高山,山顶平如台,称五台。五山之间有一小盆地,台怀镇就坐落在这里。台怀镇有一个比较大的寺庙群,很多人来不是为爬山,而是为了拜庙,所以基本就是在台怀镇走动。
传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主智慧。最灵的据说是五爷庙,五爷是龙王第五子,所以过去又叫龙王庙。但也有人解释说,五爷其实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五爷殿与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相依为邻,寺内苍松掩映,香烟缭绕。放眼五台山五爷庙前开阔的地势,这里终年涌动着前来叩拜五爷者和观光者。
据说在五爷庙许下的愿,三年必灵。人说清晨敬香最有灵气,所以五台山“五爷庙”从清晨四点到九点,庙里庙外人流涌动,数以千计,从五湖四海前来叩拜五爷的祈财祈福的场面很是壮观。
万佛阁(俗称五爷庙)虽然不大,占地仅2000平方米,殿楼堂舍也只有20多间,但因为内有五爷庙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现在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
万佛阁(五爷庙)的建筑
万佛阁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文殊殿
文殊殿是一座坐东朝西两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四角翘出,明柱围廊,玲珑剔透,很像一件内部镂空的工艺品,在五台山众多佛殿中别俱一格。
文殊殿殿内下层供三位菩萨,其中,骑绿毛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骑神兽的是观音菩萨。不论是三大菩萨,还是座下之骑,塑造得均惟妙惟肖,精细动人。
二层殿内正中所供是地藏王菩萨,左右两边分别是道明和尚和其父亲。一般情况长者应在上首,而这里位居左侧上首的却是儿子道明。这又是为何呢?传说地藏王菩萨欲在九华山开创道场,而当地一位员外起初不愿让出宝地,但员外的儿子却敢违抗父命把地界奉献出来,并出家跟了地藏王菩萨,取法号道明,成为虔诚的佛门弟子,因为这段故事,所以其父亲就只能站在地藏王菩萨的下首了。立于地藏王菩萨左右外侧的5对塑像,统称为“十殿阎王。”
另外,楼上左、右、后三壁同样立有木制方格,内放小佛像,就连楼顶横梁上,也排放着小佛像,上下两层有泥塑小佛像万余尊,故文殊殿又名万佛阁。该寺即以这座佛像众多的万佛阁命名。
五爷庙及其由来的传说
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即人们俗称的五爷庙。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
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据说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相传五爷是东海老龙王第五子,名字叫圣衍。)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多了。
据说,佛、菩萨本来是不喜欢看戏的,可是五爷尤喜欢看戏,故在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是五台山惟一一座像样的戏台,专门给五爷唱戏。由此看来,五爷就是与众不同,但究竟有哪些神灵显赫的事例?传说,这座龙王殿建于清代,到了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爷既嫌殿小又嫌殿旧,于是在同一 天的夜里,给塔院寺方丈和尚和当地甲长托了一个内容完全一致的梦,梦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镀 金身。否则,五爷震怒,降灾四方”。 现今这座龙王殿,是五爷托梦后重建的,由原来的卷棚顶(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种,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弧形曲面),改建为重檐歇山顶; 殿三楹,由于地盘较小无法扩建五檐,但为了满足五爷要求,只好在殿前加建一个套殿,算是扩大殿宇;为了讨好五爷,并在柱础、雀顶、栏额、斗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龙、凤、狮、麒麟、花卉、人物等图案剔透镂刻而成,富丽堂皇,大放异彩。
第二种传说描述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佛法无边,曾救过大清圣主皇帝康熙爷,也曾施恩救过众生。百姓传说五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广阔无际的胸怀,五爷怜悯众生,慈悲世人,善男信女供奉五爷,求官得官,求生得子,求财得财,无所不应。供奉五爷,能趋吉化凶,华盖锦旗,盛世妙景,供奉五爷,乐善好施,开智长慧。
还有一种传说,说五爷还是东海龙宫的财神,总管天下人间收成,世人供奉五爷,为了风调雨顺,世人供奉五爷,为了财源广进,兴旺发达。
总之,不管五爷是龙王,是菩萨,还是龙宫的财神,五爷广济众生,慈悲世人。自从五龙王落户五台山,五台山周围数百里地方,风调雨顺,人民岁岁幸福安康。巍巍五台山,明媚如画,山泉水流潺潺,土沃草茂,牛羊肥壮。五龙王在民间深受世人崇敬,五龙王对众生慈悲为怀,有求必应,世人对五龙王朝拜络绎不绝,五龙王被世人亲切地称为五爷。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古戏台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农历5月13号,据说是五爷的生日),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如今这些成了人们传谈的神奇,而古戏台则成了五台山群众文化娱乐的场所。
五爷庙进香还愿等的程序
叩拜的程序不管是要许口愿,还是不许口愿,或是有求于五爷,一般先在五台山五爷庙门前的“万人敬香坛”敬香。“万人敬香坛”总面积200平方米,坛北设有能防风防火的点香台,坛中央集中摆设四个三米多高、工艺品式的铁制盖顶大香炉。香炉四周用耐火砖砌一米高围定,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敬香高峰时香火覆而不腾,可见设计时的防火意识。香客来敬香大都由团队导游引领,怎样敬香,坛上有专人指导。敬香先请香,请香处专设“结万佛缘、”“广济堂”门市。售有档次不同的高香有500元一盒的,有200元一盒的,还有千元以上的,这种香选料贵重,特别是大师在经声中开过关,称有灵气。另有门市以外小商贩销售的普通香每20元一盒。皆上书“五爷吉祥”语字样。
请香开封时取下封口的符自我保存,开封后取出中心一把香,双手捧香去点香台点燃,半插入香盒原位,然后双手捧高香举过头顶先拜五爷,拜就是弯腰鞠躬,再向东南西北四方鞠躬,意在五台山台怀镇四方大山都有佛。四方叩拜完毕将香盒双手捧入大香炉中即可燃为灰烬。回头再面向五爷庙双手合十鞠躬。“万人敬香坛”上敬香完毕,要给指导敬香者灵气钱,也叫指导费,一般只给1元至10元,少数香客也有给几百元的,以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定。敬香时为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时有五台山风景区监察人员监察,不准指导敬香者以粗野语言和不礼貌的行为向游客勒索钱财。到了周末,敬香者拥挤不堪,覆而不腾的香火久经不息,缭绕的香烟常时不散。
“万人敬香坛”敬香完毕要入五爷庙。五台山五爷庙门口立一个牌上写着:不准带整把香进入寺院,进入寺院敬佛三柱香由寺院提供;不准在寺内吸烟明火;防火靠你靠我靠大家。寺内,许愿者将三柱香在丈余高的大香炉前双手捧燃,向五爷和四方佛叩拜后捧入直立镂空式大铁制香炉内。许口愿者就双手合十步入五爷殿前或殿内“五心朝天”叩拜。何为“五心朝天”,叩拜时,跪倒头落双手,双手手心朝上接佛,跪姿自然双脚心朝天,背心也朝天向上,则为“五心朝天”。表示心诚崇拜、真心朝佛。“五心朝天”拜别,以跪姿直腰双手合十,闭目静心默默许愿,先默报许愿者的地址姓名,或者父母家人的地址姓名,而后心中祈祷默许愿词,一般愿词不让别人听得。许别再作三叩头。叩拜别依自我经济实力放钱。许愿拜毕五爷,要移身顺便拜舍利子大白塔。以求合家安泰、富贵永久、前程锦绣。
据说,“求”与“许”是两个概念,乞求于五爷的祈祷不用还。许了口愿必须还。先述许愿分三个层次:一 、大愿:指特大的事情,许愿时必须入殿,面见五爷。二、中愿:指小于特大的事情。 三、小愿:一般指家庭和美、平安、健康、升学等。这些也应了五爷殿的一副对联以繁体字,书于前楹:殷雷激电滋百谷以盈百宝,甘露和风鼓万物而洽万民。
二年后在五台山五爷庙前所许的口愿心诚则灵成为现实,已是“盈百宝、洽万民”。要还愿同样分三个层次:还大愿:要在五台山五爷庙的戏台上唱大戏 ,五台山的寺院唯一五爷殿前有戏台,传说五龙王爷酷爱看戏。所以还大愿唱大戏连同放钱敬香要开支一万元左右。近年来由于还愿者多,想还愿得提前登记排队,方可如愿。还中愿:要再次赴台挂匾,择阴历初一或十五等吉日吉时燃香叩拜挂匾。台怀镇购一匾1至200元。还小愿:心诚无虑者可再赴五台山烧香上供敬五爷许新口愿;实有为难者不能赴台,可在自己家中面向五台山自设香案烧香摆供叩谢,用香缕缕青烟传递诚心。
五爷庙以其古老的传说,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和香客。他造福了当地的人民,安抚了很多人的心,他永远活在以诚信仰他的人心中。
五台山门票:旺季时间从4月1日零时起到10月31日24时止,门票价格为90元/人次;淡季时间从11月1日零时起到次年3月31日24时止,门票价格为75元/人次。
五爷庙地址: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五爷庙
客堂电话:0350-654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