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旅游>国内>

西藏龙王潭

来源:金玉米 编辑: 时间:2008-12-27

 






 

西藏龙王潭简介

 

又名龙王塘、龙王潭,藏名鲁康。在布达拉宫山后,为拉萨市著名园林之一。方圆约3公里,中为湖,湖上有小岛,用彩绘木桥与陆地相连。园内碑亭有两块石碑,是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出西藏而立。在拉萨布达拉宫山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掘土,形成深潭。六世达赖仓央嘉错在湖心建三层八角玻璃亭,常来此休憩,内供龙王像,龙王潭因此而得名。现在的龙王潭已增加了儿童公园、划艇等设施,是拉萨市民的休憩活动地。

 



龙王潭(藏语日鲁康)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拉萨布达拉宫山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掘土,形成深潭。六世达赖仓央嘉错在湖心建三层八角玻璃亭,常来此休憩,内供龙王像,龙王潭因此而得名。现在的龙王潭已增加了儿童公园、划艇等设施,是拉萨市民的休憩活动地。

 

 

另外,园林中心有一面积较大的潭水,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称龙王潭。龙王潭初建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时期,但其中潭水坑形成的却较 早,至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修建布达拉白宫和第巴桑结嘉措所筑布 达拉红宫及经房僧舍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大水潭。

西藏龙王潭的结构




龙王潭位于布达拉山后,园林绕布达拉的山势灵活布局,筑起不十分规整的多边形围墙,园林东西长610米,南北最宽处303米,最窄处20.5米。东南各开有一大 门。入南大门,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碑为石质,碑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右侧《御制平定西藏 碑》,碑首为双龙戏珠,高1米,宽1.13米,厚0.42,碑身高1.84  ,1.05,0.35米;碑座为三台方座,高 0.9米,通高3.74米。碑文刻有藏汉满三种文字,碑文记载了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的历史。左侧《御制十全记碑》,碑首亦为双龙戏珠,高1.34米,宽1.44米,厚0.46米;碑身高2.07米,宽1.32米,厚0.38米;碑座为龟座,高0.81米,通高4.22米。碑文记载了清乾隆57年(公元1792年)清兵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出境的历史。 园中部有一潭水,东西长270,南北宽约112 ,呈长方形状。潭水中有一孤岛,不规则圆形,直径约42米。连接潭水间小岛和陆地的是一座五孔石拱桥,桥长24.26米,宽3.5米,岛上及潭水四周则林木茂盛,一派葱绿。潭水中心的岛上建有楼阁,是按照佛教仪轨中坛城的楼式建造起来的。楼阁三层,坐北朝南。第一层平面是全对称十字形布局结构,其中心为回楼大殿,四周各配有小殿,小殿之外则是一周回廊。第二层和第三层建筑结构相同,面积3700平方米,内四周明柱的佛堂,佛堂四周亦有一周沿廊。顶层为六角形圆木结构建筑,顶四檐端伸入长木上各套有一个铜龙,龙头、象鼻、双角、张口伸舌脖下悬吊铜铃一只,在园林中,每当微风吹来铃声叮咚作响,清脆悦耳。

西藏龙王潭建设




公元1791后八世达赖强白嘉措对龙王潭进行了维修,塑造了传说当年随同文成公主来的保法大天王和宝瓶坛城供奉于楼阁神殿中。并且修建了当时廊尔喀投降后遣使向清明进贡的四头大象象房。象房取名为"圆满乐园",位于潭水西南80余米处的岸边。十三世达赖也对龙王潭进行过维修。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风景名胜的保护非常重视,将原位于布达拉宫前的康熙《御制平定十全记碑》移至龙王潭南门内侧西。现在的龙王潭已成了拉萨第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型公园。园内增建了儿童公园、休息厅等设施,可以划船,是人们过林卡和游览休息的舒适场所。

 

这是个不错的地方,去西藏的旅游者,建议您要去瞧瞧哦。

 

上一篇:西藏博物馆
下一篇:西藏之最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