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会仙府
一入天门万界开,千峰俯首听安排. 新仙不见威风少,紫气殷勤处处来! 恒山位于浑源城外正南方向,为我国五大名岳之一,又是道教圣地。早在西汉初年就有营建,历代均有修饰,到明、清,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集群,人称“三寺四祠 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 会仙府是恒山最高处的建筑,置身仙台,脚下云岚飘飘,头顶松风阵阵,四周云峰隐现,令人留恋。会仙府又名集仙洞,位于北岳庙西北高处会仙崖石壁之下,依岩就势,布局巧妙,颇有“仙意”。仙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内塑八洞神仙集会像,栩栩如生。仙殿旁还建有玉皇阁和御碑亭。御碑亭内立有清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的“化垂悠久”碑。殿前有古松数株,高达30米左右。前人描述会仙府是:“塑列仙像,府极轩敝,岩尤高空,春被翠萝,秋然红叶。”它的规模虽不如北岳庙,但背倚崇峰,巉岩环侍,确实也是别有意境。在会仙府附近可望见峭壁上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各朝代名人赞颂恒山雄姿的摩崖刻石。西壁上有金刻“天地大观”、明刻“灵峰耸秀”、“壁立万仞”,东壁上有“昆仑首脉”、“天下名山”等,字体各异,堪称恒山书法艺术之宝库。 会仙府又名集仙阁,自古为道土炼丹修道之处。在会仙府四周悬崖上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历代赞颂恒山雄姿的摩崖题刻,其中“天地大观”,“壁立万仞”,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