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藏在古琴曲里的历史故事

来源:金玉米 编辑:迪拜 时间:2017-09-27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将天下的奇人奇事分化成宫商角徵羽,杂糅进琵琶、二胡、古筝、笛、箫等乐器中。一串音符,就是一段文字,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令听者动容。

    《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流传。《列子.汤问》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武汉现在有个地方叫“琴断口”,相传就是伯牙摔琴的地方。
  

  《广陵散》是汉代广陵地区(今江苏扬州一带)的民间乐曲,所用的乐器初为笛、笙,后来发展成大型的七弦琴曲。“散”有民间俗曲的含义,有别于宫廷宴会和祭祀雅乐。
    曲谱中有“取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分段小标题,表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韩国人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为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但行刺失败,当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
    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后,他自己亦自杀身亡。

    《胡笳十八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长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胡笳十八拍》是由18首曲子组合而成的琴乐套曲,将西域吹奏乐器胡笳的悲凉音调放入古琴之中,以感人的曲调表现了蔡文姬不堪回首的悲惨人生经历。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秦末楚汉之战。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

    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