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洛瓦最有名的54幅画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10-24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1798年生于沙朗通-圣莫里斯,1863年逝世于法国巴黎。德拉克洛瓦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学生。
德拉克洛瓦对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极为推崇,并受到同时代画家席里柯的影响,热衷于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德拉克洛瓦对之后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100法郎的钞票和1980年的邮票上。
据说印象派画家从他的作品《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运用上得益不少。德拉克洛瓦初期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曾被古典主义画家让·巴蒂斯·卡米尔·柯罗惊呼为是“色彩的屠杀!”。
德拉克洛瓦曾经为波兰音乐家肖邦画了著名的肖像,还曾经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伊斯兰教徒的清真寺搜集素材。
1863年8月13日德拉克洛瓦在巴黎去世,埋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德拉克罗瓦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为后世留下一部记有对色彩学深入研究的德拉克罗瓦日记。 现在德拉克洛瓦的大部分作品都被保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专为保存他的作品辟出好几间展室。

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年)是继席里柯之后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有“浪漫主义的狮子”之称。德拉克洛瓦情感丰富,知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他还擅长音乐,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美妙的“日记”成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记录。在艺术理论上德拉克洛瓦也颇有建树。
德拉克洛瓦把热烈的情感视为艺术的生命,认为艺术家应当把感情从一切理性法则中解放出来,应当去认识和洞察理性之外的秘密,他相信灵感的作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德拉克洛瓦不愿完全接受学院派的教条,执著于对古代雕像的临摹和对素描的准确描写。他批评学院派那冷冰冰的、矫揉造作的作风,倾心于鲁本斯和威尼斯画派,相信在绘画中色彩和激情比素描和理性更为重要。
德拉克洛瓦在艺术中成为一位传统艺术的反叛者,在法国画坛上同安格尔成了公开的劲敌,批评家也分为两派分别支持他们,顿时巴黎艺术界形成了尖锐对立、热闹非凡的局面。德拉克洛瓦倡导的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古典主义的静态,以奔放挥洒对抗工整细腻,以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以变化无穷对抗僵化的完美,以光线和色彩对抗轮廓线和素描关系,将古典主义摈弃的一切内容题材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以说德拉克洛瓦当时成为了浪漫主义绘画的化身。1824年德拉克洛瓦曾写道: “我认为,只有想象力,或者换一种说法,只有感觉的细腻性,才能使人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可见想象力和个人感受是德拉克洛瓦看重的艺术素质。
德拉克洛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他父亲是一位律师和外交官,母亲热爱音乐,母亲家族中有不少艺术家。德拉克洛瓦进入艺术的大门,同他舅父里生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位舅父发现了他的才能,于1816年送他进了美术学院,在画家让·于尔班·格伦(Guerin)的门下学习。在那儿德拉克洛瓦结识了席里柯,并同他建立了友谊。1822年,他创作了“但丁之舟”,使他一举成名。1824年他又推出了力作《希阿岛的屠杀》,描写当时土耳其人对希腊的侵略和蹂躏,这幅画使德拉克洛瓦建立起浪漫主义领导者的声誉。1825年,他访问了英国,英国画家的色彩、技巧和取自文学名著或中世纪轶闻趣事的题材,对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康斯太勃尔的油画技巧和写实的手法,更使德拉克洛瓦受益匪浅。3个月的英国之行,引起他画风很大的变化。

鲁本斯的画风对德拉克洛瓦也影响甚深,他常去卢浮宫研究鲁本斯作品,从中吸取营养。鲁本斯那旋风式的构图,充满运动感和力量感的人物,华丽的色彩,豪放的用笔,都给画家以启示。德拉克洛瓦是一位色彩的革新者,他想用色彩来补充素描的不足之处,常观察自然,分析比较各种色彩,遵循色彩的科学规律。
德拉克洛瓦一生酷爱文学,手不释卷。他常从文学中吸取营养,寻找绘画主题。古往今来各文学大师,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拜伦、司各特、哥德等人的著作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为哥德的“浮士德”作插图,根据拜伦的戏剧作了“萨尔丹纳帕勒之死”等等。
1832年他去北非旅行,画了大量的速写,以后根据这些速写创作了许多富有浪漫情趣的异国情调作品,如“闺房中的阿尔及利亚妇女”、 “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 “阿拉伯人的幻想”等。北非之行后,德拉克洛瓦的创作有了不小的变化,他的作品大都以异国生活、中世纪故事、神话、文学作品为题材,很少描绘现实生活,这些作品带有较浓厚的唯美倾向。德拉克洛瓦很少受雇画肖像,他只为自己的朋友画肖像,作有“肖邦像”、“乔治桑像”以及自画像。
德拉克洛瓦晚年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停地工作,一直到1863年在巴黎逝世,这位浪漫主义的大师为我们留下了9000多件作品。其中油画800余件,色粉画和水彩画1500余件,素描6600余件,还有版画,临摹前辈大师的作品,60余本速写本等等,真是一位创作丰厚,勤奋好学的人。
安格尔在艺术上最主要的敌人——欧仁·德拉克洛瓦,是法国这个革命国家产生的一大批伟大艺术革命者中的一员。看过德拉克洛瓦优美的日记后我们发现,他是个有广泛同情心的复杂人物,他不愿意被归为狂热的反叛者。如果德拉克洛瓦被分派为那种角色,那一定是因为他不接受学院派的标准。德拉克洛瓦不能容忍当时关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一切说法,不能容忍过分强调正确的素描和持续摹仿古典雕像的作法。德拉克洛瓦相信在绘画中色彩比素描重要得多,想像比知识重要得多。与培养高贵风格的安格尔和他的学派不同的是,前者赞赏普桑和拉斐尔,而德拉克洛瓦则喜欢威尼斯画派画家和鲁本斯,这种偏好令鉴赏家们惊骇不已。
德拉克洛瓦画的《钢琴家肖邦》、《乔治·桑像》同画家本人的《自画像》一起,奠定了他在肖像画领域中的杰出地位。德拉克洛瓦是个情感丰富、知识广博、有多方面才能的人,他擅长音乐,有很高的文学素养。难怪波德莱尔说德拉克洛瓦本质上是文学的,称这是他的才能的另一个崇高而广阔的素质,并且使他成为诗人们喜爱的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这幅自画像在整体性、色彩、素描之间取得了深刻全面的协调,虽然并无激动人心的动作起伏,却能让人从中感到一丝深深的躁动与奔放。

德拉克洛瓦与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有过交往,而且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有很深的友谊.1838年夏,28岁的肖邦经常到画家的工作室去弹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张他俩双肖像的左半部分。肖邦的艺术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漫长的音乐发展中他没有任何渊源关系。或许肖邦的这一独特的价值正与德拉克洛瓦提倡“个性美”相契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从他们那里所借鉴的完全是外表的东西,仅仅是他们的创作方法,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使用他们的语言。
德拉克洛瓦的《土耳其人习作》令我们相信,他的确是处处都否定雅克-路易·大卫和安格尔的教导。我们看不到清晰的轮廓和讲究的构图,然而却可以体会到德拉克洛瓦对色彩的娴熟运用与大胆的笔触。1832年2月到6月,画家德拉克洛瓦曾以外交使团图像记录员的身份来到北非。在非洲,面对阳光变幻的效果,他的色感更加成熟了。
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有两个来源:一是对自然的严密观察:二是有关颜色交互作用的科学理论[例如尤金·谢弗尔( Eugene Chevreul)的理论]。德拉克洛瓦在多幅作品中系统地运用了补色及余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画面色彩缤纷,在这种感情奔放的画面形式中,线条相对居于附属地位。此外,德拉克洛瓦从不掩饰自己的笔触,断断续续的笔法风格让画面产生了丰富而强烈的动感。在一般大众和许多批评家的眼中德拉克洛瓦成了一个打倒一切偶像的人,由他所代表的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掀起了法国艺术革命的第一个高潮,他和古典主义的论争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出现,才使世界近现代艺术的中心逐渐转到了法国。自德拉克洛瓦、安格尔之后,法国艺术高潮迭起,种种艺术革新层出不穷。


















































下一篇:居斯塔夫·库尔贝最有名的42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