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

《The Calling of Saint Matthew》(圣马太蒙召)
作者: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
年代:1599-1600
收藏:圣王路易教堂肯塔瑞里礼拜堂,罗马
这幅作品是圣王路易教堂肯塔瑞里礼拜堂中悬挂的卡拉瓦乔的3幅作品之一,其他两幅分别是《圣马太殉道》和《圣马太与天使》。
耶稣有12个门徒,这十二个人在成为门徒之前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活与身份,圣-马太是其中之一。
马太原是个税吏,本职工作是为政府收税,所以被周围的人们所憎恨,属于“被唾弃的人”。在《福音书》中,上帝告诫人们:“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卑贱和被唾弃的人,要胜过那些心地伪善的法利赛人。”于是耶稣决定在那些被唾弃的人中挑选一个人作自己的门徒,通过他去感化更多的人。他选中了马太。
这幅画描绘的就是耶稣去召唤马太时的情节,是圣经中的场面。卡拉瓦乔把场面布置成了一个黑暗的房间,马太和其他几个收税人与佩带利剑协助收税的士兵,围坐在小桌旁,清理钱币和帐本。
正在此时,基督与使徒圣彼得从门外进来,彼得问耶稣:他们中哪一个是马太?头顶有一轮光环的基督用手指向人群中的马太。
坐着的马太用手指着自己,好像在问:是找我吗?马太的形象给人以真诚、厚道的感觉。正如“圣经”所说:他做过农民,手脚粗壮、神情憨厚,是基督需召唤的那种能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卑微、是被人们唾弃的那种人。
画面中,隔在基督和马太之间的青年转过身体,警觉地望着刚进来的两个不速之客,戴着羽毛帽子的青年也惊异地看着基督,而马太右边两人则低头数钱,不作理会。这些处理构成了强烈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加强了人物关系的张力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耐人寻味,给人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思考的特殊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