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法家米芾《苕溪诗帖》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6-12

宋米芾<苕溪诗帖>局部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帖是米芾38岁时所书,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米芾用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能因字生形,熟而不俗,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出手自然。又每以颠倒笔顺,求字势之倾斜,出似欹反正之效果。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之二.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之三.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之四.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之五.
《苕溪诗卷》全帖,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六首。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该帖系米芾游苕溪(今浙江湖州)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