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通宝------一段穿越历史的爱情

天禧通宝是北宋真宗的年号钱,“天禧”拆分即“二人示喜”寓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年号钱中绝无仅有的涉及爱情的一例。那是什么样的一段感情能够铭刻在钱币上而流芳百世呢?
天禧钱是宋真宗赵恒为他的第三位皇后刘娥所铸。刘娥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出生于蜀地,姿容秀丽,但家境贫寒,以击鼗(拨浪鼓)的谋生,善说鼓儿词,十几岁便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为妾。后来龚美带着她到京城开封谋生。大城市的机会多,龚美手艺出众,善于结交朋友,认识了襄王府里的仆人,得知王府选姬,便送刘娥入府,自称是刘娥的表哥。看来,不但知识能改变命运,龚美这种豁得出去的精神,也能逆袭人生!刘娥不但颜值高,情商也不掉线,很快就与当时的襄王赵恒如胶似漆,然而公公宋太宗看不起她低微的出身,下旨将她逐出京城,并为赵恒赐婚大家闺秀。所幸赵恒并不是喜新厌旧人,他偷偷把刘娥藏在亲信家里,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做小三的日子,刘娥过了十五年。至道三年,宋太宗赵光义病逝,传位于太子赵恒。赵恒继承大统时,他的第一位皇后已经去世,但还有太宗赐婚的第二位皇后。赵恒虽有后宫佳丽三千,但一心系于真爱刘娥,很快就接已经36岁的她入宫,独得专宠。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击鼗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刘娥出人头地了,没有忘记前任老公龚美,让龚美跟自己姓,改名刘美,继承刘家香火。其实多年来,龚美这个前夫一直对后任真宗忠心耿耿,为官清廉刚正,颇有美名。龚美从一个蜀地小银匠,进阶成为皇帝的心腹大臣,凭的是眼光,魄力,还有人品,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让真宗烦恼的是,他的五名皇子接连夭折,皇后因此伤心过度,不久过世。后位空虚,真宗很想立刘娥为后,刘娥也很想做皇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年纪小,入宫晚,但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难遂心意,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刘娥虽然常年受宠,却一直无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祥符三年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认刘娥为母。这段故事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初始版本。其实,刘娥并未杀害仁宗的生母李氏, 反而非常优待,只是李氏自终其一生,都不能与儿子相认。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十二月丁亥,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身为皇后的刘娥,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韬光养晦的十五年里,她修炼得才华超群,通晓古今,熟知政事,国家大事她都能为真宗出谋划策,真宗根本离不开她。天禧四年,真宗患病,刘娥开始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乾兴元年,宋真宗赵恒病逝,仁宗赵祯即位,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决断国事,直至明道二年去世。回头看刘娥的传奇人生,多处与武则天有惊人的相似,在刘娥执政期间,也确有大臣献上《武后临朝图》,但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正史把刘娥和汉代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并称为“三大女主”,称她“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功过且放一边,刘娥与赵恒,十多岁相遇在最美好的年纪,中间几多波折却痴心不改,终于白头到老,善之善终。每每拿起天禧通宝,总不免感慨这段帝王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