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拉;塞尔娜 演奏 蒙蒂《查尔达斯舞曲》
大卫演奏的《查尔达斯舞曲》
【Clara Cernat & Thierry Huillet】 查尔达什舞曲 Csardas
著名的《查尔达斯舞曲》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维托里奥·蒙蒂 (Vittorio,Monti,1868-1922)创作。
《查尔达斯舞曲》起源于吉普赛人的民间舞蹈,15世纪的30年代,在匈牙利广为流行,到了19世纪的50、60年代成为匈牙利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
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Lassau),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第二部分称"弗里斯",速度迅急,情绪热烈。本曲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
乐曲开始是复三部曲式,2/4拍,一开始是d小调,后半部转为D大调。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区演奏出节奏自由、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并由这一主题组成了查尔达什舞曲特有的"拉绍"段落。在这一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发展之后,又出现另一支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
之后,乐曲转入查尔达什舞曲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段落,形成欢快而奔放的气氛。这段舞曲音乐由A、B两段频繁出现的以16分音符组成的乐句组成,并用切分节奏来进行处理,乐曲十分活泼。这段舞曲音乐越来越热烈,使乐曲趋向高潮。
接着,经过一个过渡段落,,音乐突然平静下来,,在节奏上也放慢了一些,又因音乐转为D大调而显得十分明朗、舒展。小提琴用双音缓缓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题旋律。这一纯朴甜美的旋律经过小提琴泛音再现,形成一种幽谷回声的动人效果。然后,乐曲在重现B段16分音符组成的乐句之后,音乐又转入从A段演变过来的、以大调来演奏的明朗的曲调,反复一遍又将乐曲推向热烈的高潮后将全曲结束在明朗的大调上。娓娓动情的音乐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
本辑《查尔达斯舞曲》视频由罗马尼亚小提琴演奏家Clara Cernat克莱拉·塞尔娜演奏,·克莱拉·塞尔娜擅长室乐演奏, 曾获欧洲五大奖项。目前是法国图卢兹国家音乐学院Toulouse conservatoire的中、小提琴教授。
她的演奏细致入微、一丝不拘、在演奏中充分显示出对乐曲的驾御能力,表现出多样和逐渐演进的特点,宏大的气魄,真诚的感情,乐句的划分和转调的色彩明暗变化极其精细。分句温柔细致,音色变化入微,时而如温柔低语,时而上下盘旋翻飞,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十分出色。浓浓的人情味使人觉得特别亲切,柔和而又稠厚的音质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首舒缓悠扬舞曲的意境,小提琴的质感及音质、音色至真至美,提耶里·余叶Thierry Huillet钢琴伴奏非常出色,音色华美、纯厚、歌唱性强,生动形象,别具一格,百听不厌!
提耶里·余叶是钢琴家兼作曲家,曾获得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和室内乐一等奖(皮埃尔·桑坎和热尔马尼·穆尼尔的班级),22岁就获得久负盛名的Cleveland Robert Casadesus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在获得各大国际比赛大奖(国际比索尼大赛……)之后,他受邀与世界各著名交响乐团合作独奏音乐会(克里夫兰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罗马RAI交响乐团、OPPL交响乐团……)。
他一部分工作旨在与其他艺术家从事室内乐,首先是他的妻子克拉拉·塞尔娜,还有米歇尔·博塔勒,阿兰·莫尼尔,当然还有莫里佐·巴格里尼,他们一起录制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