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视频>歌曲>

浜崎あゆみ·编曲十大神作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19-12-04

 作为流行音乐当中重要的一环,AYU(浜崎あゆみ/Hamasaki Ayumi/滨崎步)的歌曲在其编曲(Mix/Arrangement)上的成就与其在词曲唱上的成就是同样有目共睹的。如果说词曲是骨肉,歌唱是灵魂的话,那么编曲就是衣服——于是就有了崇尚无配乐的原生态唱法,所谓的赤裸的音乐;于是也同样有了崇尚精密配乐的流行音乐,所谓的与七情六欲共鸣的音乐。我们都是俗人,我们愿意穿衣服,我们也愿意听传了衣服的音乐,有时候,我们也愿意辨认这些音乐的衣服,于是就有了我现在在做的事情。
“AYU的编曲神作”。不同于Hip-Hop或者RNB如流水版整齐的编曲,所谓的神作主要是指那些在编曲上具有严重的“因材施编”性和不可复制性的作品。AYU有很多这样的词曲佳作,甚至一些在词曲上相对欠佳的作品都能够凭借编曲成为神作。当然要是AYU的不可复制性太多的话,也会严重影响其流行度的,所以也有一些“神作”是属于那种AYU本身非常擅长、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的曲风的大成之作,这样的曲风在其他歌手身上也难以复制,于是也算作是“神作”吧。
下面就采取倒数的方式来列举我心中的浜崎あゆみ·编曲十大神作吧。
第十名 RAINBOW
RAINBOW这首歌曲并不收录在专辑RAINBOW而是之后的抒情精选A BALLADS里面。AYU在专辑RAINBOW时期走入了一个对编曲非常讲究精雕细刻的氛围当中,导致其无论在乐器的选择还是在和旋的谱曲上都非常的钻牛角尖。这样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在RAINBOW专辑之后的精选集中产生了这首AYU以冷调乐器为主打的最精致的编曲。精致而不是华丽。RAINBOW这首歌在编曲上的过人之处在于整首歌的词曲都是为编曲服务的,这源于当时宣传A BALLADS时期的种种噱头,但是抛开这些噱头,我们有理由沉醉于歌曲当中偏NEW AGE乐风的唯美前奏以及随后由吉他和鼓点层层烘托起来的一种云销雨霁的美好,虽然少了钢琴带来的华丽与宏达,但这种空灵与轻盈的感觉却实在是足够精致的。这样的一首RAINBOW,绝对是不可复制的。
第九名 fairyland
fairyland烧钱两亿日元拍摄的全球第八贵、亚洲第一贵的MV无疑是这首歌最大的噱头,尽管在销量和口碑上不尽如人意,但是fairyland还是能够在这个关于编曲的chart当中排在RAINBOW这种神曲的前面——这一名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fairyland是AYU后期大行其道的元气舞曲风格歌曲在编曲上的大成之作。AYU中后期的元气歌曲多数与夏日或者海洋有关,从independent和July 1st到Grateful Days,最后在fairyland上达到成熟。在AYU所有的编曲中,fairyland是对海洋的临近感刻画得最好的一首,缓和又流淌,温暖而不失律动。中间长长的桥段也为后继的作品订立了标准。乐器的选择上避免了independent和July 1st略微的冷调和Grateful Days过分的碰撞感。fairyland总体上是一首四平八稳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差错,后来的BLUE BIRD在编曲上同样无懈可击,今年的glitter虽然在旋律上相当的让人失望,但在编曲上仍然是相当成熟的。也是AYU这种已经不新鲜的元气舞曲也可能面临改革的必要了吧。
第八名 vogue
也许vogue的编曲者当年会在录音室里面茫然于如何为一首旋律优美但是过于短小精干的歌曲进行配乐。不过今天的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发现,编曲者做了一个相当精明的决定——把编曲做得和乐曲一样精彩,于是就有了这首在时间上配乐和主旋律各占半壁江山的作品。尽管如此你完全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一点多余——事实上很多时候你愿意只听它的配乐(这一点上和RAINBOW有类似,但vogue的乐曲本身的看点显然多于RAINBOW)偏中东或是印度风的古朴和旋,跳跃的鼓点,音色清凉和混浊的乐器的混合使用,使得这首歌在灵动的同时也给人很强的朦胧感,你会怀疑是不是CD或者耳塞的质量不够好,否则可以听得更清楚。vogue这首叹惋往事的乐曲在编曲的烘托下有了一种“樱花如雨下”的感觉,一种似旧非旧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歌曲所要表达的“往事”的感觉吧。过往的两人的情节,竟是从前充溢生活的风尚。
第七名 monochrome
在2003年的Memorial address专辑之前,AYU被认为主要是一个舞曲歌手,几乎是在舞曲在全日本范围内衰败的末期,AYU的舞曲却能够开始创造神话。抛开作为偶像歌手的个人魅力,AYU的舞曲在音乐上也是相当成熟的。也许Max Matsuura就是想和小室哲哉拼一拼吧,谁知道呢?AYU的电子舞曲与舞蹈几乎无关——这也是AYU的舞曲不同于安室奈美惠的地方。AYU的舞曲完全是凭借着其编曲而成为舞曲的的。乐器的选择与炫目的混音成就了LOVEppears这张日本舞曲发展后期最杰出的舞曲专辑,关于其中歌曲的编曲,大体上达到了这样的一种境界:编曲和歌曲本身其实是不搭的,在歌曲表达出信息的同时,跳跃翻滚着的编曲一泻千里地彰显着歌者的内心、或者说歌曲的中心。那么是什么使得这些本来不搭的编曲与歌曲显得天衣无缝的呢?那就是AYU早期尖利的嗓音——虽然尖利这个词严重了一些,但这就是LOVEppears时期歌曲所具有的音色。AYU作为偶像的个人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她(或者说Max Matsuura替她)选择舞曲作为传达内心思绪的曲风。在这之前只有安室奈美惠的摇摆跳跃和铃木亚美的走音严重的呻吟。和舞蹈无关,AYU的舞曲中跳动的是灵魂,翻滚的是内心,炽热的是胸膛,身体,可能一动也不动。monochrome正式这种发挥到极致的AYU式舞曲的编曲,你完全不会有feel like dancing的感觉,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有了。黑暗、冰冷、孤独、委屈、忧郁、伤心、懵懂、外加一点对世界的小白和对现实的绝望,一切都在编曲以及和编曲同样“尖利”的早期歌曲当中了。monochrome,WHATEVER,immature,And Then,kanariya...真的只是简单的几种乐器编排,不过是混得稍微炫了一点,但放在AYU的身上,就是那样的不同。
第六名 rainy day
AYU的抒情曲总会试图营造一种意境,从TO BE开始,到Dearest,这种简单到用“优美”就可以完全形容的编曲方式一部部走向成熟,允许我再谈论AYU某类曲风当中的顶级神作吧,因为后面前五名的歌曲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单身贵族,比RAINBOW和vogue要贵得多。TO BE也好,SEASONS也好,Dearset也好,Voyage也好,Moments也好,这些抒情名曲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优美的和旋和一个舒缓的背景,不过也许是这些歌曲相对来说都大气了那么一点,于是在这种原本非常优美细腻的编曲上不如rainy day来的优美细腻得彻底。通常情况下AYU抒情曲的配乐和主旋律是分开的,但是rainy day的编曲却巧妙地用八音盒音色的乐器敲动着主旋律。再配上钟表的声音,以及浅唱低吟的和声,形成一种饱满的律动感,用的上“端而华贵,放而流淌”来形容了。人声、和声以及各个乐器之间的层次非常分明,但绝对又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意境非常完美的小品曲。而且这样的一个小品曲,竟然不是用钢琴或者吉他来完成的。这样的一首小品曲,用手拨动,怕它乱掉;听着不动,又怕它就这样滴答滴答地溜走了。
第五名 HEAVEN
HEAVEN是一首在编曲上把精致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又没有束缚感的歌曲,作为AYU的秋冬招牌抒情曲之一在大气程度上可谓空前绝后。这首歌的编曲给人的最大感觉是唤起了如同金庸武侠小说一般的感觉,或者是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miss)understood时期AYU的声音还是相当不错的,这首歌的编曲运用用音色上偏冷和偏暖的乐器编排,很好地烘托了AYU的声音。HEAVEN在编曲上最出彩的地方是在桥段的地方那一段爬楼梯一般的连贯的类似扬琴的配乐,把前半部的清冷私密和后半部的温暖宏大完美地联系在了一起。爬楼梯的形容似乎生硬了一点,换个说法就是“升华”。HEAVEN全曲是偏悲凉的,从前半部分的清冷精致升华到(其实我还是更愿意用“爬升”)到后半部的荡气回肠,很有从雨雪风霜突然转到风平浪静满天星斗的感觉。AYU的歌曲其实在乐器选择上很有局限,HEAVEN作为后期最出彩的歌曲之一,编曲上的成功也同样仰仗了乐器选择上的开明。或许也是为了配合HEAVEN作为主题歌的武斗题材(日本没有武侠)的电影SHINOBI吧,不管怎么样,日本这个小岛国的音乐人做出的东西,偶尔还是蛮大气的。
第四名 appears
      舞曲和摇滚是AYU整个歌唱生涯中主要的两种风格,虽然从Duty的End of the world开始AYU才算正式尝试摇滚曲风,但是在编曲上,LOVEppears当中的apears已经算是试验性地先行一步了。当然,appears并不是纯粹的摇滚,在编曲上,它是摇滚与电子舞曲的完美结合。从首张百万单曲BOYS & GIRLS开始,AYU的编曲团队尝试在AYU的舞曲中使用很重的乐器,甚至不惜采用一些偏摇滚和金属的乐器。例如BOYS & GIRLS当中广泛使用的贝司和刮碟的声音。AYU舞曲的重乐器在后来的专辑I am...当中达到了巅峰,之后就是一个长长的柔化的过程(即使是后来的摇滚也不如I am...时期的舞曲那样锐利)。在使用摇滚乐器的同时,AYU的编曲团队也努力使用电子乐器来营造意境,TO BE和Who...便是这种柔美的电音抒情曲的代表,后者更是AYU最成功的两大非单曲曲目之一(另一首是A Song for XX)。电子配乐的不拘一格使得乐曲的编曲表达得意相当地丰富和有层次。回到正题appears上面来。之所以前面要说这么多,就是为appears的陈述做一个铺垫。虽然appears当中更主要的是使用电子配乐,但真正画龙点睛的,绝对是每每chorus段落之后的那一段高昂的贝司声,这样的高昂的贝司声带出一种“春心荡漾”的气氛。除了这惊艳的一笔之外,在整个appears的背景乐中,一直是贝司和电音乐器的双轨编排,贝司的扩展性伴随着轻柔的电子陪乐渲染开来,为appears创造了一种林立于高楼大厦之中的城市感。A BALLADS精选集中曾经对appears重新编曲,为配合整张大碟的ballad曲风,去掉了编曲中的贝司成分,于是也毁掉了appears编曲中原有的这种城市感。除了贝司这样的摇滚乐器的运用,appears的电子乐编排的部分也是相当让人惊叹的。前奏是一段松软的鼓点配上有回音的轻柔键盘声,然后跳跃到开篇点题的chorus部分依旧混合了电音和旋的钢琴音色,再紧接后面展开的贝司,整个的升华一气呵成,仿佛是在摆脱了睡眼惺忪之后开始的一段在城市里游走的旅程。同样的电声配乐也出现在桥段的过渡中,只不过这时的鼓点较之前面开头的部分要响亮得多,将这种“旅程”的跳跃感延续了下来。最后结尾处再回归到开篇的睡眼惺忪的,也许是约会结束之后的疲惫和休憩吧。总体上讲,电子舞曲配乐和摇滚配乐的结合,为appears带来了单纯的电子乐不能企及的迷幻以及单纯的摇滚乐不能达到的轻盈。其实迷幻和轻盈本身就是整个JPOP音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取向(JPOP长期以来以键盘舞曲和摇滚乐作为主流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appears当年所获得的瞩目。在appears之后,AYU的这种在编曲上的多元化逐渐发展起来,带来了新的巨大成功。尽管在RAINBOW之后,这种电子加摇滚的编曲无情的衰败成为今天如鸡肋一般的元气舞曲,但在RAINBOW之前,SURREAL,AUDIENCR,M,evolution,Free & Easy这些大hit歌曲都见证了这样一种编曲方式所带来的巨大成功
第三名 HANABI
我一直wonder要是HANABI作为一首单独的单曲发行,究竟会有多少万的销量。在我看来,这是AYU最不应该放入多A单曲(一张单曲碟有三首或四首主打歌)的一首歌,因为HANABI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撑起至少七十万的销量。个人认为HANABI与同年的Voyage相比完全没有逊色,只是后者的宣传和噱头更多而已。不过在宇多田光发行Deep River一个星期的专辑销量就超过了AYU的I am...半年的累计之后,AYU也许更需要一个能够震撼一下2002年的JPOP乐界的单曲销量,于是HANABI就这样成为单曲H鼎立的三足之一,幸运的是,这张单曲成为2002年的年度第一名单曲,也是AYU唯一的年度第一名单曲。继续回到编曲的正题。整个2002年AYU都试图柔化她在2001年过于霹雳和雷动的编曲风格,这种柔化的尝试从I am...的recut单曲daybreak的单曲混音版本就可以看出。后面开始的新单曲Free & Easy奠定了专辑RAINBOW的柔美空灵的配乐风格。单就单曲的编曲来看,从Free & Easy经过H到达Voyage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柔和和精致的过程——显然编曲的每一环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这种推敲从Voyage开始初步显露出一种稍稍过犹不及的失误,于是导致了RAINBOW专辑整体编曲的曲高和寡(相对的)。但幸运的是,HANABI处在了这样一个从Free & Easy的试验性到Voyage的过于成熟的中间位置上,于是HANABI的编曲便给予了我们这样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庸与平稳的感觉。HANABI同样是一首小品抒情曲,但是不同于rainy day或者Dearest,HANABI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优美,而是——“拥挤”。总在那几个音阶上反复的拥挤的柔和电子和旋,赶时间般步步紧逼的拥挤的鼓点,要是你听歌的时候没有正好in the mood的话,你会有一种被憋死的感觉,这也是HANABI这首歌没有成为AYU最被广泛喜爱的抒情曲的原因之一吧。实际上HANABI是一首如此伤心的歌,你要是不看歌词,或者看了歌词而又没有那种足够的伤心的话,是不能够完全体会这首歌的意境的。“我从没有一天想起过你,因为我从没有一天忘记过你”,伴随着这样的歌词,以及拥挤得让人窒息的编曲,会获得一种悲哀一寸一寸爬过皮肤蔓延开来的感觉。王菲的给自己的情书有一句“时间是怎么样爬过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这种“爬”的感觉在HANABI这首歌里面表现得相当的淋漓尽致。拥挤的编曲给人一种仿佛时空被压缩成一团的感觉,听者只能蜷缩在一旁,任凭悲哀inch by inch地爬遍全身。HANABI是拥挤的,但HANABI并不仅仅是拥挤的,它还是饱满和优美的——尽管HANABI的优美很少出现在第一感觉当中。HANABI的饱满使得这首歌的显得相当地精力充沛。事实上这首歌是如此地饱满,以至于在编曲上是难以让人获得见缝插针的喘息的空间的。HANABI的饱满也使得它在拥挤当中显得伸缩自如,有张有驰。chorus之外的部分是被慢慢蔓延开的忧伤步步紧逼的守势,chorus部分则转变为豁出心情登高一呼的反抗。全曲在编曲上表现的依然是哀伤之中整个人的一团混沌,但优美或者说唯美的乐器选择让这首歌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的清醒的。你敢非常清醒且精力充沛地去感受爬满全身让人窒息的哀伤吗?
第二名 M
要是编曲稍微差错一点的话,M这首AYU的巅峰之作就要毁掉了。给M做编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作为AYU本人亲自作曲的第一个作品,M在旋律和结构上本身就是不同于一般的大路作品的——半路出家作曲的AYU,显然不会让一般的作曲框架束缚了自己的灵感。M的乐曲本身是偏向摇滚但又不那么地道的,chorus之前的部分依然是普通的ballad的样式。所幸appears以来的电子与摇滚混编的编曲风格经过了SURREAL的锤炼之后已经相当的成熟,于是M成为了这种混合编曲方式在衰败之前的最后一座高峰。后来的Free & Easy在编曲上俨然已经是末路之作了。M的主题是圣母Maria堕入凡尘的爱恨,词曲唱全部包办的AYU一心想要突出这首歌的神圣感。编曲于是也充分诠释了这种神圣感——作为一名偶像歌手,AYU的音乐造诣常常只需要展现自己有多么的不同,所以M的编曲一如既往的天花乱坠,但是完全没有拼凑感。(I am...当中的多数歌曲在编曲上拼凑感都相当强,尤其以单曲版的Endless sorrow为代表。)M的开头出现了小提琴和破碎的电子和音,一副温暖平缓的ballad样式。在没有chorus的第一段落结束之后,小提琴去掉,贝司和键盘的声音加入进来,并偶尔点缀以钢琴。需要指出的是在M的前半部分,不时点缀其中的电子乐器模拟的破碎声以及越来越重的鼓点,完全是烘托神圣感的神来之笔,仿佛心中的爱与恨在一瞬之间破茧成蝶。M的乐器本身没有桥段,编曲上用激昂的电吉他乐声提供了一个过渡的桥段,之后的部分就正式步入摇滚的激昂。其实后面的摇滚效果不过是前半部分各部分配乐音量调大之后再加上贯穿背景的贝司声的结果。可以说除去中间那一段电吉他声,M就是一个完全的中板ballad,编曲桥段的电吉他声让整首歌在如进行曲般的从容不迫之外增加了更多的激动与波澜,使得M成为一首非常有强度的歌曲——这种强度并不是由单纯乐器的强度或者响度可以提供的。M在编曲上有一点倾向于HANABI的拥挤,但是这种拥挤用了非常从容的方式来表现,仿佛猛烈的风从一个狭小的山口匀速地吹进,产生出巨大的摩察。在从ballad到电子加摇滚的升华中,避免了后面的Free & Easy那样的铺天盖地的渲染,依然是一首相当饱满又相当内敛的编曲。在M当中,可以看到很多appears的影子,单就编曲而言,两者完全在同一个级别之上,但是考虑到这样神圣感的乐曲比起城市感的乐曲更加地稀少,所以M被放在在第二名的位置。在M之后,AYU的整个音乐状态可以说是转攻为守,四平八稳的乐曲越来越多,但是像appears或者M这样的勇敢尝试却越来越少。或许应该这样解释,到M为止,作为歌手的HAMASAKI AYUMI已经定型,因此M也就成为AYU在音乐上的登天之旅的最后的绝唱了。HOWEVER,M之前的AYU是一场革命,M之后的AYU是一次次的改良。
第一名 SURREAL
如果说M在编曲上可能的失误会导致这首歌的毁掉,那么SURREAL的成功对于编曲的依赖还要更大一些:事实上作为HAMASAKI AYUMI的招牌歌曲之一,SURREAL的作词、作曲、编曲、音乐录影带这四个部分之间是如此地相互依赖——你完全不能说出当中的那一个部分更加地重要或者相对地不那么重要。SURREAL的成功也就在于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如此的重量级。尽管今天我们是分析编曲,但是作为背景的分析,我也愿意把SURREAL的四个部分都讲一下。作词者:滨崎步。在SURREAL问世的当年,AYU凭借自己为SEASONS的作词拿下了日本唱片大赏的年度作词赏,实际上AYU的魅力也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她为自己的每一首原创歌曲所做的歌词,SURREAL的歌词属于那种看穿世事的超脱型的内容,强调个人内心的自立与平衡。作曲者:菊池一仁。菊池一仁在2001年凭借为EVERY LITTLE THING作曲的fragile拿下过唱片大赏的年度作曲赏。AYU的许多重量级作品,如Who...,appears,HEAVEN等等都是出自菊池一仁之手。菊池一仁尤其擅长编写以SURREAL和HEAVEN为代表的三段式无chorus隔段repeat的歌曲。编曲者:HAL骇物乐团。作为滨崎步在舞曲时代的首席编曲团队,HAL的成果包括BOYS&GIRLS,appears,fly high等等,以炫目的加入摇滚编排的舞曲编排著称。音乐录影带:AYU最深入人心的豹纹女造型,展现在绝望与困境当中的自我救赎。详情参见音乐录影带本身^_^说完了背景开始说编曲的正题,SURREAL的整个音乐作品描述的是一种现实的困境和超现实的自我救赎的心境,因此在编曲上HAL利用舞曲和摇滚的混编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充满龙潭虎穴的困境,以及其中偶尔掠过头顶的希望——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仍然是一首舞曲与摇滚混编的作品,但是SURREAL的编曲既不是舞曲也不是摇滚。或者说,SURREAL的编曲是电音舞曲与摇滚这两种音乐风格疯狂做爱之后产生的结晶,你无法一一分辨其中属于舞曲或者摇滚的部分。舞曲与摇滚的结合使得编曲中对于“困境”和“希望”的诠释相当的完美。堪与RAINBOW比肩的迷幻和旋在开篇和结尾的地方架起了一条连接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通道,仿佛是一个梦境或开始或结束的边缘地带。在经由前轴进入正题之后编曲为我们展开以一个个困境的场面,旋律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嘈杂,电吉他声使得背景的melody难以被分辨,完全是一团混沌——荆棘丛生,电光火石,水深火热。中间桥段的部分极好的回到了希望的主题上,乐器上回到了开篇和旋的迷幻电音上,仿佛猛然间的扪心自问,关于困境的背景音乐噶然而止,然后在解决了面对困境的心境之后,后面的两段连续repeat的chorus部分依然采用了前面困境部分的编曲样式,所要表现的是获得希望之后面对困境的从容——虽然面对的仍然是不变的困境,但是坚强的内心足够支撑着自己在这般的困境当中信马由缰。然后在与开篇相同的迷幻电音中,这个超现实的梦境结束了,也许醒来之后现实还会是现实,但是这样的一段超现实的旅程绝对留下了它应有的意义。其实SURREAL的编曲部分完全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instrument作品,事实上SURREAL的作词和谱曲也都完全能够各自独立出来,成为一首诗歌和钢琴曲。似乎关于SURREAL这首歌,仅仅谈论编曲是不够的,但是单就编曲本身,SURREAL已经足够出色了。好在关于舞曲和摇滚混编的技术性分析已经在appears和M的章节中说得差不多了,所以关于SURREAL的分析也不用写得特别的长。姑且到这里为止吧。要是对我今天的所说感到一头雾水的话,不如亲自去听一听呢。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